首页 | 国内作家 | 港台海外 | 外国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生活 | 韩 流 | 影 视 | 历史军事 | 古代文学 | 短 篇 | 读书评论 | 最新资讯
网络原创 | 言情 | 玄幻奇幻 | 科幻 | 恐怖灵异 | 仙侠修真 | 武侠 | 侦探推理 | 官场小说 | 鬼故事 | 盗墓小说 | 传记纪实 | 作家列表
  努努书坊->《西岭雪探秘红楼梦》->正文
红楼十二钗正册探秘 一、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

    1.林黛玉的姑苏情结

    《红楼梦》又名《金陵十二钗》,一直在强调"金陵"这个概念。但是金陵在这里似乎是泛指,南京、姑苏、杭州乃至淮扬之类都属金陵。

    比如林黛玉就是苏州人,在京中寄人篱下,未免自伤身世,一直表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其中最集中的一次体现就是在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薛蟠从江南办货回来,遍发礼物。其中给妹妹宝钗带的一箱子东西,是些"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小小子,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差错。"

    ——的确都是苏州特产。苏州的香粉花扇、手工艺品,到今天也是很闻名的。

    宝钗很会做人,将礼物分成一分分地送给园里诸人,连赵姨娘、贾环母子也不落下,又特地给黛玉的加厚一倍。"林黛玉看见他家乡之物,反自触物伤情,想起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那里有人也给我带些土物?想到这里,不觉又伤起心来了。"

    宝玉来了看见,不免安慰再三,又约她往宝钗那里道谢。黛玉说:"自家姊妹,这倒不必。只是到他那边,薛大哥回来了,必然告诉他些南边的古迹儿,我去听听,只当回了家乡一趟的。"说着,眼圈儿又红了。

    游子乡情,溢然纸上。

    然而实际上,黛玉在苏州并未生活多久,早在第二回林黛玉第一次暗出时,书中就写道:

    "那日,(贾雨村)偶又游至淮扬地面,因闻得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这段话明白写出,黛玉虽然籍贯姑苏,但是五岁时便随父亲林如海来到扬州。次年母亲亡故,又随蒙师贾雨村投奔贾府,与三生石畔旧精魂的贾宝玉隔世重见,从而结下一段伤心缘。

    换言之,黛玉在苏州只待过五年,加上扬州一年,对于江南的记忆也不过到六岁为止。然而在她身上,却时时处处打下了深深的江南烙印,姑苏风华。

    苏绣驰名天下,姑苏女子大都擅长女红,大家闺秀的林黛玉也不例外。尽管袭人背后讽刺黛玉说:"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然而书中关于黛玉做针线的描写其实并不少,而且黛玉是小姐又不是女工,活计在精不在多,"巧"是第一位。

    那么黛玉的手巧不巧呢?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宝玉难得地受了回父亲夸奖,一高兴,就把身上佩的戴的任由小厮们解了个干净——

    林黛玉听说,走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你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剪。宝玉见他生气,便知不妥,忙赶过来,早剪破了。宝玉已见过这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工夫,今见无故剪了,却也可气。因忙把衣领解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解了下来,递与黛玉瞧道:"你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林黛玉见他如此珍重,带在里面,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因此又自悔莽撞,未见皂白就剪了香袋,因此又愧又气,低头一言不发。宝玉道:"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懒待给我东西。我连这荷包奉还,何如?"说着,掷向他怀中便走。黛玉见如此,越发气起来,声咽气堵,又汪汪的滚下泪来,拿起荷包来又剪。宝玉见他如此,忙回身抢住,笑道:"好妹妹,饶了它罢!"

    这里明明白白写道,黛玉做的香囊乃是"十分精巧"。

    而且不仅是宝玉的香囊、荷包,就连他命根子的通灵宝玉上穿的穗子,也是由黛玉所做,并且在宝黛两个的另一次激烈拌嘴中,被黛玉一把抢过来,剪了几段。还由此惹出了老太太"不是冤家不聚头"的爱情格言来。

    可见黛玉性子虽娇,竟是剪刀不离手的。宝玉的通灵玉是天天要戴在身上的,老太太、太太几双眼珠儿盯着的,若是活计不精致细巧,哪能入得了几位老人家的眼?

    后来宝玉烦莺儿打络子,宝钗热心地怂恿道:"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可见对这事儿有多耿耿于怀。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宝玉进来,只见地下一个丫头吹熨斗,炕上两个丫头打粉线,黛玉弯着腰拿着剪子裁什么呢。宝玉走进来笑道:"哦,这是作什么呢?才吃了饭,这么空着头,一会子又头疼了。"黛玉并不理,只管裁他的……宝钗也进来问:"林妹妹作什么呢?"因见林黛玉裁剪,因笑道:"妹妹越发能干了,连裁剪都会了。"……宝玉便问丫头们:"这是谁叫裁的?"林黛玉见问丫头们,便说道:"凭他谁叫我裁,也不管二爷的事!"宝玉方欲说话,只见有人进来回说:"外头有人请……"

    此处可见,黛玉不但要做自己的活计,有时还要负责园里其他人的裁剪,故而宝玉才会问:"这是谁叫裁的?"

    会是谁呢?左不过老太太、王夫人、凤姐几个人,别的人也指使不着黛玉。

    而在这一段之前,刚刚写道王熙凤让宝玉帮忙记个账,"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宝玉道:"这算什么?又不是账,又不是礼物,怎么个写法?"凤姐儿道:"你只管写上,横竖我自己明白就罢了。"

    这个无头账,到最后也没有揭晓,于是读者就和宝玉一样都装在闷葫芦里了。然而联系上下文看,很可能这个账和黛玉做的活计有关,或是给什么大人物备的礼吧。黛玉的手若不巧、活如不精,又怎么会接受这样的派使呢?自然是除她之外,园中无人可托,所以才会连老太太也默许凤姐劳烦她了。

    凤姐送茶给黛玉时也曾说过:"不用取去,我打发人送来就是了。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可见凤姐是经常求黛玉做事的。而无所不能的当家人王熙凤能求得着孤女林黛玉的事,想想实在有限,况且还要"打发人送来",九成是布料活计之类,总不见得会求黛玉帮忙写诗吧?

    有些专家猜测是凤姐不识字,所以求黛玉帮自己做些笔墨学问上的事。非也,通常的小事,凤姐手下有个彩明是识字的,专门用于点花名册签到之类的差使;事情再重大些,她或许会去烦贾琏、宝玉,甚至三姑娘探春,但不至于找不理俗务的黛玉。这个表嫂能求到家中表小姐的,最多只是针线上的事,也只有针线事,才会当众毫不在意地说出来,不以为忤。

    其实除了黛玉,书中写明籍贯姑苏的女子不少,第一个就是香菱,家住姑苏阊门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隔壁。这是全书出现的第一个女子,不但籍出姑苏,而且连家门街巷也报得清楚,然而偏偏就是这个女孩子,却因自幼被拐,连自己的家乡籍贯都记不清了,并不知道自己是黛玉的同乡。也许,这正是让人可悲可叹之处!

    然而冥冥中自有感知,后来香菱拜了黛玉做师父,学习作诗。连宝玉也感叹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地灵人杰",这个地方,自是姑苏了。

    而十二钗中最后一个出场的妙玉,无巧不巧,也是姑苏人。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报告说:"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这个出自苏州读书仕宦之家、自小多病、且又能诗擅赋的姑娘,像不像是出家的黛玉?

    比妙玉更加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姑苏女子,还有一位暗出的"针神"慧娘,乃是贾母至爱璎珞的旧主人,"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

    又是出自书香宦门,又是精于书画,又是命薄早夭,这说的是慧娘,还是黛玉?

    除了这几个闺秀之外,来自姑苏的女子还有十二个女戏子及她们的教习,自然也都是精通音律、聪明灵秀的女子了,而其中的龄官,更是眉眼儿像极了黛玉,并且也是身子柔弱、性情乖僻自傲的,更可谓是沦落戏行的黛玉了。后来戏班子解散,跟了黛玉的是藕官,曾经胆大包天、在园子里烧纸祭药官的,可见也是痴情种子。

    除却这些有名有姓的人之外,园中来自姑苏的还有驾驶棠木舫的苏州驾娘,可谓是书中地位最低贱的苏州女了,然而宝玉既说过"女人是水做的骨肉",那么水中操舟的女子,自然只能来自姑苏了。

    可惜的是,她们无法驾着棠木舫,将黛玉送回她的家乡去。

    2.香菱与黛玉的镜花缘

    香菱是十二钗副册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而黛玉是十二钗正册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两人的身世、经历、相貌,乃至情性上,都有极其相似的地方。

    先看这甄英莲的来历细述,乃在全书第一回故事发始之端: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再看全书第二回中黛玉的来历介绍: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这甄士隐与林如海二人,虽地位悬殊,然而一个"禀性恬淡",是"神仙一流人品";一个"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又都是膝下无子,只得一女,爱如珍宝。

    最巧的是,两个女孩儿同样是在三岁那年有一段奇遇,被个癞头和尚要化去出家,人家父母不答应,那僧道就胡言妄语,替人家的一生做了定评。

    只是香菱的故事是实写,而黛玉的经历是暗出;在僧道的口中,香菱得到了一首诗,不但预言了她将来的厄运,连她将会改名叫"香菱",要嫁给姓"雪"的人都说出来了;黛玉则得到了一个警告——

    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香菱和黛玉两人先后被癞僧点化过已经够奇幻的了,更奇的是,黛玉的前身、绛珠仙草的故事,也是从香菱之父甄士隐的梦中透露出来,更是奇之又奇,幻而复幻。

    而除了这些仙履奇缘之外,香菱和黛玉在幼时共同遇到的,还有一个世俗之人:贾雨村。

    英莲被抱在父亲甄士隐怀中遇见贾雨村时,只有三岁;而黛玉拜贾雨村为师时,也只有五岁。

    甄、林两家,同样对贾雨村有大恩:

    那雨村原是系在葫芦庙借宿的一个贫寒秀才,得到甄士隐接济,方才有银子进京赴考,求取功名的。然他做了官后,回过头来干的第一件事却不是报答甄家,而是谋了自己久已觊觎的甄家丫头娇杏为妾;并且在听说了英莲失踪的消息后,给了甄夫人封氏一个空头承诺:"不妨,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然而后来他与英莲狭路相逢,非但没有践诺前言,将英莲送还甄家使其母女团聚,还乱判葫芦案,将英莲推给了呆霸王薛蟠,直接造成了香菱一生的悲剧。

    那么,这贾雨村承了林如海的大恩,凭借他一封举荐信,随从黛玉进京,结识贾政、王子腾等人,得以复官飞腾之后,又会怎么"报答"贾、林两家呢?会不会又是另一次变本加厉的恩将仇报、翻脸无情?

    在他从门子口中听说了冯渊与香菱的故事后,曾假惺惺地给过两句评语:"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着一对薄命儿女。"

    这句话,是说香菱与冯渊,但也切切实实,可以放在黛玉和宝玉的头上。那么,当贾家落势之时,贾雨村又会怎样对待这一对薄命儿女呢?

    周瑞家的形容香菱相貌时,曾用了一句话:"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而蓉大奶奶秦可卿,正是兼有宝钗、黛玉之美者,也就是有一半儿的黛玉特色。故而推算下来,香菱的形象也是有三分像黛玉的。

    香菱与黛玉的第一次交谈在第二十四回开篇,那黛玉听了《牡丹亭》的几句唱词,心有所感,坐在石上——

    话说林黛玉正自情思萦逗,缠绵固结之时,忽有人从背后击了一掌,说道:"你作什么一个人在这里?"林黛玉倒唬了一跳,回头看时,不是别人,却是香菱。林黛玉道:"你这个傻丫头,唬我这么一跳好的。你这会子打那里来?"香菱嘻嘻的笑道:"我来寻我们的姑娘的,找他总找不着。你们紫鹃也找你呢,说琏二奶奶送了什么茶叶来给你的。走罢,回家去坐着。"一面说着,一面拉着黛玉的手回潇湘馆来了。果然凤姐儿送了两小瓶上用新茶来。林黛玉和香菱坐了。况他们有甚正事谈讲,不过说些这一个绣的好,那一个刺的精,又下一回棋,看两句书,香菱便走了。不在话下。

    这里看得出黛玉和香菱的感情甚好,故而香菱才会熟不拘礼地"拉着黛玉的手回潇湘馆来了",且还做了好半天的客,"下一回棋,看两句书",相处极其融洽。

    也正因此,后来才会有了香菱拜黛玉为师的极致描写。事见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因随宝钗进园居住,一一拜候园中诸人,来到潇湘馆时——

    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算下来,这里又有一个不知是可讶还是可叹的公式:那贾雨村是黛玉的启蒙业师,而黛玉又收了香菱为徒。如此,香菱岂非又一次与贾雨村扯上了干系?

    而且,贾雨村在第一回中,曾经做过一首咏月五律: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后来见了香菱之父甄士隐,又曾口占一绝: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而香菱拜黛玉为师后,得的第一个题目竟也是吟月,并且一连做了三首,最后一首甚至还是梦中所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且不说香菱的这首诗中多有谶语,暗示了自己的悲剧命运,单是最后一句"缘何不使永团圆"正与雨村七绝的第一句"时逢三五便团圆"相对,便足已令人感叹的了。

    真不知曹公的这种安排,深藏着怎样的用意!

    3.林黛玉会沉湖而死吗

    近年来,一种关于"林黛玉沉湖说"的理论甚嚣尘上,甚至有人长篇大论地写了整本书来论证这一点。并且有人提出,便有人附论,一时几成定议。

    然而遍查其书,其理由不过以下几点:

    理由一:书中一再将林黛玉比成西施,说她"病比西子胜三分",而黛玉又曾作《五美吟》,咏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故而黛玉也该死在浪花里。

    然而回目中亦曾有"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的比喻,是否说黛玉应该是赵飞燕才对呢?

    黛玉占花名时,抽中了"莫怨东风当自嗟"的诗句,这句诗原出自宋人欧阳修的《明妃曲》,而黛玉《五美吟》除了西施,亦有咏明妃绝句,那又是否可以认为黛玉就是明妃呢?何以所有的红学家都把明妃一诗派给了贾探春?

    《五美吟》同时还写了虞姬、绿珠、红拂,难道黛玉也要一一照搬她们饮剑、私奔、跳楼的命运?

    另外,书中还曾一再将薛宝钗比作杨贵妃,难道宝钗将来要死在马嵬坡,被皇上下令用白绫勒死?何以红学家们又通通将这段历史加在元妃身上,不提宝钗半字?

    理由二:金钏投井而死,宝玉去水仙庵祭了回来,黛玉讽刺他:"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故而推测宝玉将来也会到江边去哭黛玉。

    可是脂批中早有"对景悼颦儿"的暗示,乃是在潇湘馆中,"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之地,而不是什么江边。

    况且那个投井死的金钏,死后穿的乃是宝钗的衣裳,如果因为金钏是投井死的就要说有人也是死在水里,只怕那个人只能是宝钗,怎么也扯不到黛玉头上吧?

    理由三:黛玉和湘云月下对诗,有"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一句,故而可以推断黛玉死在一个月夜的湖中……

    可是"寒塘渡鹤影"明明是史湘云的句子,书中说湘云"鹤势螂形",可见鹤是用来形容湘云的。故而,如果因为这样一个句子就说有人死在寒塘,那也只能是湘云;黛玉只不过对了句"冷月葬花魂",与她的《葬花吟》相照应,从哪里看得出那花是落在水里的?

    更何况,林黛玉葬花时清楚地说过:"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

    她连落花都不肯撂在水里,倒把自己冰清玉洁的身子撂在水里去听任糟蹋?

    理由四:黛玉听《西厢》,有"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故而黛玉也是死在水中。

    这何其牵强?西厢记的故事说的乃是崔莺莺与张生幽欢如梦,事实上宝玉也曾用《西厢记》的句子打趣黛玉,那是不是就代表黛玉也会抱个枕头去赴宝玉之约呢?更何况,就算将黛玉比作悲剧《会真记》里的崔莺莺,那莺莺也是病死的,不曾投湖。

    ……

    所以,西施也好,崔莺也好,飞燕也好,甚至明妃也好,都不过是在某一点体貌性情特征上,或病,或痴,或体态纤盈,或红颜薄命,从而象征了黛玉的某一特点,而绝不能拿对方的模子去硬往黛玉身上套,更不能断章取义地找论点。

    这么浅显的一个道理,可是硬有些哗众取宠的红学家们要睁着眼睛说瞎话地推出一种"林黛玉沉湖说"的论调,自欺欺人。其实,这些人往往是先有了一个假定的结局设想,然后再努力在八十万字中寻找例据支持。想想看,八十回的长篇巨著啊,这样翻找起来还了得?别说黛玉沉湖了,你就说黛玉远嫁,也不难找到论据啊。

    然而,书中当真没有关于黛玉死因的蛛丝马迹,而要劳师动众地让红学家绕远去寻找论据吗?

    且看庚辰本第二十二回,写湘云说龄官"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惹出一场口舌纷争来。黛玉向宝玉发作道:"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其下有一段双行夹批:"问的却极是,但未必心应。若能如此,将来泪尽夭亡已化乌有,世间亦无此一部《红楼梦》矣。"

    这里说得何其明白,那黛玉"将来泪尽夭亡",而不是什么含恨自杀。

    甲戌本二十八回末还有一句脂批透露道:"自闻曲回后,回回写药方,是白描颦儿添病也。"可见黛玉病势日渐沉重,泪尽夭亡是顺理成章的。

    病死,是一早已经定了的格局,又有什么理由非要自杀来多此一举呢?

    除了黛玉"一抔净土掩风流"的志愿和脂批"泪尽夭亡"的事例外,清朝文人富察明义的《红楼梦》二十首也可以作为"黛玉不可能沉湖而死"的佐证。

    明义乃是满洲镶黄旗人,其诗集《绿烟琐窗集》中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序言是这样写的:

    "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

    这段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出了"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换言之,明义看到《红楼梦》时,高鹗和程伟元的伪续本还没有面市。因为他们是印刷刊行的,等到续书出来的时候,已经不算"世鲜知",更不叫"书未传"了。这也就是说,明义看到的绝对是真本红楼梦,是有结局或至少部分结局的红楼梦真本。

    明义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这话有点含糊,可以理解成是曹雪芹亲手向他出示了一本书,也可以理解成曹雪芹出了一本书,至于出给谁,对象不定。但他又提到"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可见是知情者,或为世交也不一定。当时的《红楼梦》是在王室贵族中间传抄的,所以明义不论是从曹雪芹本人那里或者是从朋友处借阅而得都不奇怪,重要的是,他看到了真正的原作。

    那么,他提到黛玉之死的那首诗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那才是黛玉之死的真正谜底: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这首诗明确地告诉了我们,黛玉的结局就像她的《葬花词》里写的那样,是一语成谶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是死在春末,而不是什么《秋窗风雨夕》中说的秋天。

    《红楼梦》里黛玉写了大量诗词,篇篇都有含义,但真正能作为她死亡谶言的,却只有《葬花词》,所以劳鹦鹉重复了再重复。可惜的是,有些红学家就是假装听不见。

    明义诗的第三句"安得返魂香一缕",是用了明代才女叶小鸾的典故。《图绘宝鉴续纂、西泠闺咏、列朝诗集小传》中载:明末才女叶小鸾,字琼章,江苏吴江人。四岁能诵《楚辞》,能诗擅画,年十七未婚卒。殁后其父仲诏刻其遗作,名为《返生香》。

    那叶小鸾生前曾有"勉弃珠环收汉玉,戏捐粉盒葬花魂"的雅举,有人以为"黛玉葬花"的创意便从此得来,所以这个典故是用得非常恰当的。叶小鸾是病死的,黛玉也同样是病死,而非什么投水自尽。诗中最后一句"起卿沉痼续红丝"已经把她的死因说得很明白,乃是"沉痼",即病重而死,再怎么也扯不到"沉湖"上去。

    《葬花吟》里写得明明白白:"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偏执的红学家,又何必定要违背她"质本洁来还洁去"纯真心愿,非要将清清白白的黛玉推进水里,使她"污淖陷渠沟"呢?

上一页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下一页
line
  书坊首页 努努书坊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