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全世界都以为我和顶流谈过 正文 第97章 信

    第97章信

    “卡,过。”

    这场戏一条过,不过一样多拍了几条,以供后期剪辑、选择。

    胡轻流招呼他们:“休息一下,连着拍受得了吧?如琢你需要留时间来练练吗?”

    “不用。”顾如琢摇摇头。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剧组开始派发盒饭。

    顾如琢刚站起身,就望见程不遇下意识地跟了过来,眼神还是戏里的眼神。

    他拍拍他的头:“回神了,去吃饭。”

    程不遇望着他,神色没有变化,顾如琢停下脚步,低声问:“那我开场前问你的答案,你有了吗?”

    程不遇终于有了一点回神的迹象,他的眼神带上了一些诧异和慌乱,跟着他的脚步也一起停下了。

    他有些不知所措地,叫他:“师哥……”

    顾如琢也没有看他,温声哄:“那你这几天好好想一想好不好?不着急。过来,先把茶喝了,我去给你拿饭。”

    他们两个人吃饭都不大挑,剧组配饭就直接吃,不需要格外开小灶。

    顾如琢替他拿了一份饭,配菜是番茄炒蛋、松茸牛肉和青椒土豆,比较淡的口味,给他送了过去。

    神色已经没什么不对了,平静而锋锐,是他平常的样子。

    程不遇还是愣着望他。

    顾如琢平静地说:“多吃点,吃完喝药,烫就晾一下。我……等你回答。”

    他移开视线,转身去拿自己的。

    副导演笑他:“小琢爷,刚才拿一份,过来又拿一份,知道的是说先给师弟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撞了邪,脑子不清醒,怎么刚刚不直接拿两份啊?”

    顾如琢笑颜璀璨:“是撞了邪吧。”

    他伸出手,指尖稳定有力。

    他的眼睛注视着眼前的东西,可是全身的魂都好像被身后的某一个人勾着,提着,震颤发痒。

    这件事他十拿九稳,知道程不遇这个家伙不开窍又经常慢半拍,得哄着、教着,可是再多的胜算,在程不遇面前,都跟没有胜算一样。

    虽然甜美,但也只剩下心跳。

    饭后各人休息了一下,直接重新排了一下场次。

    胡轻流下面几天重点跟着月风天和罗绮垂的对手戏,影帝影后一行人补拍前镜细节,这部分就是副导演们完成的事了。

    程方雪本人,和月风天的原型过往已经不可考,不过往前四十年,颇多人议论过他们的关系。

    那个年代,旦角一行有立身之地,却渐渐地也开始遭人非议,尤其是男旦。

    前辈提携后辈,走动得多了,风言风语也就跟着多了。

    十年时间,烧去的不止是大量的文史,还有一个时代的思想,如今接上来的思想,有新有旧,可以废跷功,可以让女性登台,剧目上可以上演离婚戏,也可以让乾旦行成为“不男不女”“奇装异服”的事物,好坏无法评说,只是一个时代罢了。

    程方雪本人,三十二岁时与自己固定搭档的坤生迟铃恋爱结婚,感情很好,生了三子一女,只是迟铃中年罹患重病,早早地去了。也有人劝他续弦,程方雪闭口不提此事。

    迟铃葬在他的墓地边,下葬时二人合棺,棺中有夫妻二人像,还是那个年代很难得的彩色照片,迟铃坐在椅子上,穿黑色旗袍,程方雪一身雪白长衫立在他身后,一个大气美艳,一个温润静美。

    至于月风天本人,一生没有结婚,说无妻子儿女,这样没有挂碍。

    程不遇见过那张照片,知道上边人是自己的爷爷奶奶。

    至于月风天,顾如琢帮他精简后的资料里没有提——大量的图片拍摄和信件拓印,都在另一部分资料中,只是听说二人此后以书信往来居多。程方雪故交甚多,整理出来的信一大把,本身也很难从里边单独挑出来。

    胡轻流筹备电影时,程方雪给了完全自由的改编权利:“罗绮垂是罗绮垂,我是我,只要这片子拍出来能让年轻人喜欢而不悖我们的出发点,一切随意。”

    于是胡轻流写了这么一场戏:艳情戏,充满色、欲的一场戏,却与情爱无关。

    那是月风天结束了津门的戏,宣布退隐。

    他放了三天的水,第四天亮了绝活,之后宣布不唱——这件事,代表着留派现存于世的最后一个传人,消失了。

    他有徒弟,可是徒弟们一个二个都是“半个留”或者“白开水”,唱不出留派祖师爷那个味儿,外界一直在议论这件事。

    别人都说:“月风天死记仇了,当初来演第一场被喝倒彩,记恨到现在,如今回来了,名声挣回来了,观众爱看了,嘿!他不演了。”

    报上登刊,有文人痛斥月风天性格偏激,愧对行当,也有人盛赞他性情中人……无数人登门拜访,希望他还收徒,希望还能够齐全留派的行当,不想老祖宗的东西闷着砸在他手里。

    “打擂没赛过野路子出身的小师弟,这不,气得直接退隐,啧啧啧……”

    “可他最后一天唱得是真好,真的。”

    而观众却承认了罗绮垂——承认了一个年轻人,标新立异地想纳各派之长,旧词新编,旧戏新演,他是罗家人,可是不唱留派的唱腔,没问题,因为留派不适合他,他唱不来,情有可原,他有自己的路子,票卖得好,就是角儿。

    月风天门前,登门拜访者络绎不绝。

    那时他租在津门最贵的地段,一栋花园小洋楼,金贵得要死,可是和之前一样,他谁也不见。

    月风天三个徒弟,分别出来谢客,楼上的窗一直关得紧紧的。

    这事说白了和罗绮垂没有关系,可事情落在罗绮垂头上,他怎么想,怎么跟自己有关系。

    他的戏他看了,他明白月风天是在让他——他是小辈,是想出头,可不愿月风天以毁了自己为代价而让他。

    年轻人一头热,挣来所有的钱买了礼品茶果金玉饰品,提上门,再次请见。

    照样不见。

    可这次不同,这次罗绮垂没有第二天的戏要唱,他于是耐心等了下去。从清晨等到黄昏,再到深夜,门口的保镖都困得打跌了,他还在原地站着,手边是买来的茶果和首饰。

    “来干什么的?”有一个徒弟开门,问道,她认出了他,语气暧昧模糊,“打擂赢了,不坐家吃茶,来我们这喝西北风?”

    罗绮垂好脾气:“月老板让我一手,我才能成名。该来的,多久我都会等。”

    “师父他说,小辈赢了就赢了,不必多想,唱了几十年戏,发够了,退了是享清福的。您回吧。”

    “我想再听月老板唱一次。”罗绮垂坚持道,他立在晚风中,单薄温润,却透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倔劲儿。

    狂得要开宗立派的人,不想却是这样温润少年气的一个人。

    那徒弟忽而一笑:“那您请进吧。哟,还带了东西。”

    他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进去后才知道,自己这点东西实在是寒酸——大堂里正坐着一个客,看打扮,西装革履的,梳分头,打了发蜡。他送的东西是足金摇钱树,上刻四字:“清静长红”。

    另一个徒弟正在对西装男说:“师父叫您把东西收回去,俗得很。脏他的眼睛。”

    罗绮垂垂眼看自己手里的袋子。

    一斤李子一斤梅,剩下一盒珠宝首饰,是攒行头用的,也是金玉,俗气。

    他赶紧说:“我……也有送……俗气。”

    一群人都回头看他,室内寂静片刻后,众人大笑起来。

    他的礼物,月风天收了。

    之后罗绮垂与他熟了,才知道此人“俗”与“不俗”,全看心情,他认的人,抓一捧沙送上门,他都认;不认的人,摘了星星也别想他多看一眼。

    他上了月风天的楼,推开了那扇门。

    对方知道他的来意。

    粉墨面,三凤冠,蓝白里衣,等在这里。

    留派百年前最盛,因为最美,那时杨妃还没改词,还要唱“安禄山卿家在哪里”,与太监调情,唱“颠鸾倒凤一番”的艳词,趣味低级,但一唱就满场躁动,满场叫好。

    一般派别重唱腔,留派重身段,步法,绝活多,三次卧鱼,三次衔杯,就要人看得心痒痒,就是艳冠群芳,香艳富丽。

    除此之外,就是“神魂”。

    要唱成这样,难。

    罗绮垂踏上阁楼,敲开门,刚自报家门,就被一只修长有力的手拉了过去,指尖抵在唇边。

    月风天一双凤眼冷而锐利,呼吸却灼热而微烫。

    他牵着他的手,靠近了,几乎与他贴面,再微微后退,水袖轻抖,带他转了半个圈儿。泥金扇交上他手中,肌肤相贴,软硬相撞。

    那双眼,仍然望着他,缠绵而多情,灿若繁星的眉目凑得极近,呼吸间仿佛带着一缕梅香。

    罗绮垂一张脸已经红透,他不安地动了动,又想开口,又被扇子封住了嘴唇。

    那双眼仍然沉静锐利。

    罗绮垂这才猛然醒悟——他在教他。

    他在教他留派的戏,要怎么演,怎么去入神。

    罗绮垂不由得羞愧难当——这一刹那,他居然被带起了几分旖旎心思。

    留派的风韵是风月里的杀招,他是唱戏的,最最最不该的,就是忘记自己的身份,把自己全当看客。

    月风天最后一天的戏,他看全了,也彻彻底底认识到了这座高山——那种出自演员本人的情感力量和人格魅力。

    他带着他,几乎与他贴面,他与他手腕缠着手腕,眼神连着眼神,一个沉醉了,另一个也要一起醉,掸袖,折袖,扶腰,攀花枝,折花枝,他引领着他,教着他,渐入佳境。

    似梦非梦,似真非真的情动,风与灯光摇曳,步履与水袖游移流动。

    旁边的铜水盆里映着两人相贴的影子,红木梳妆台被烛火照得亮堂生热,房里点的香不知道是什么,初闻清丽,时间越长,越来越香,秾丽逼人,令人眩晕。

    ……

    罗绮垂从楼上出来,耳根都是红的。

    月风天换了衣服,穿一身西装送他下楼,他穿便装很闲雅贵气,像哪家的富家公子哥儿,一双丹凤眼依然亮眼而锐利。

    旁边的徒弟们也瞧见了罗绮垂的耳朵,彼此小声说:“小罗老板挺害羞的。”

    “小罗老板。”身后有徒弟朗声送他,“看是风月中戏,唱要性情中人,你是性情中人,这一招,师父送您,希望您珍惜。”

    北派早期往中期转变,形美到“神美”的改动和思索,基本上都是受了月风天影响。

    这是二人第一次见面,从那之后,两人开始时不时地写信。

    罗绮垂将自己对戏曲的改动和想法告知月风天,月风天也会仔细阅读,给出建议与指导。世人都当留派已断传,以为罗绮垂放弃了接班,殊不知北派早期,处处都是留派的影子。

    两人通信,最初对彼此的称呼是“老板”,再过几年,就成了兄弟。

    “有人牵线,欲请师兄出山重唱,我亦如此希望,为何盛年退隐?”

    “腿伤旧病,不值一提。当年津门,实是退隐戏。”

    “实在抱歉,搅了你的局。”

    “旧事废话少说。弟近况如何?”

    “很好。师兄如何?”

    “松散宽泛,成日无趣。”

    又过五年,罗绮垂与坤生洛荷搭手,互生情愫,决定结婚。@无限好文,尽在半夏小说

    月风天人未到场,但送了一大份贺礼:金李、金梅、一套整行头,罗绮垂的大儿子出生满月时,又送来了金锁。

    来信如旧。

    “弟近况如何?”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两人中途也碰面过几次,但都是短暂见面,吃了一顿饭,随后便各有行程。

    二十年过去,两人的关系一直如此,平平淡淡,却长久存续,从前讨论戏,现在讨论生活。月风天的信和其他友人的信一样,雪花似的填满了一整个书房。

    两人一直传信,罗绮垂对这位大前辈,始终心存感激与敬仰。那时他也已经开始收徒,准备带着小徒弟前往月风天住处拜访,只是紧跟着遭遇妻子患病离世,以及升任某校戏曲艺术院长等事情耽搁,一直没能成行。

    直到月风天逝世的消息传来。

    两人信件往来频繁,但月风天并没有告诉他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的消息。

    月风天终身未娶,逍遥一人,所幸桃李满门,徒弟恭顺,除开病痛折磨,晚年也算是逍遥自在。只是比起程方雪朋友遍天下,他急流勇退,身边至交好友不多,寥寥二三人而已。

    这二三人中,也只有罗绮垂一人,得到过他的信。

    他去世前一月,仍在给他写信,信中问老朋友是否用“因特网”,是否改发邮件。

    “好,停一下,小程情绪收一下——”胡轻流喊了卡。

    老友送别,是该悲伤,这里镜头本来要收敛一点,但程不遇第一次没绷住——他哭得停不下来。

    “好了好了,缓一下。”影后饰演罗绮垂的妻子,一路搭戏下来,她很理解程不遇,过来给他递了张纸。

    她笑着叫顾如琢:“看你,当大师哥的,赶紧来哄哄你小师弟,快看他好着呢,活蹦乱跳的。别哭了。”

    顾如琢也赶过来,在程不遇面前蹲下了,伸手替他擦眼泪,又摸摸他的头。

    他第一次见到程不遇哭。

    这一刹那什么办法都没有了,他手足无措地说:“你别哭了。嗯?”

    “程不遇,商量个事,你别哭了,回头带你吃好吃的,嗯?”

    程不遇擡起眼望他,眼睛还是通红的,顾如琢半跪在他面前,伸手把他抱进怀里:“不哭了不哭了,戏里都是假的,师哥在这儿呢。”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