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作家 | 港台海外 | 外国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生活 | 韩 流 | 影 视 | 历史军事 | 古代文学 | 短 篇 | 读书评论 | 最新资讯
网络原创 | 言情 | 玄幻奇幻 | 科幻 | 恐怖灵异 | 仙侠修真 | 武侠 | 侦探推理 | 官场小说 | 鬼故事 | 盗墓小说 | 传记纪实 | 作家列表
  努努书坊->《大案追踪》->正文
第二篇 贪腐名案 私吞“金库”招致牢狱之灾

    在监察部2003年查处的重大案件中,中国银行原副董事长刘金宝“利用职权影响违规发放贷款、牟取私利、涉嫌贪污受贿”的案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据悉,2003年6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即开始对其问题进行调查,并于2004年1月将此案移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同时,另5名涉嫌犯罪的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中高层管理人员中,有4名被逮捕、1名取保候审。此后,中纪委、监察部配合检察机关对此案进行了深入调查。

    消失的“阿宝哥”

    2003年5月22日,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对于刘金宝来说,这一天是个不祥的星期四。于2003年3月21日接替刘明康的新任中国银行行长肖钢在上任两个月后亲自打电话给中国银行副董事长、中银香港总裁刘金宝,急召他回京述职。

    按惯例被安排住在中苑宾馆的刘金宝,内心始终有些不安。位于西直门附近的中苑宾馆其实相当于中国银行的高级招待所,因为行内高官往来均栖息于此。最近常听到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传言,想到这些,他的眼皮就禁不住打颤。

    他在宾馆里胡思乱想之时,几位“不速之客”不请而至。这些人里除了中国银行的有关领导外,还有中央纪委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就在这个宾馆,刘金宝被宣布实施“双规”。听到“双规”这词,刘金宝的心里顿时泄了气,但他还是故作镇定地缓和着脸色,并当着行领导和中央纪委领导的面表示要“认真协助调查”。自此,在中国金融界叱咤风云的“阿宝哥”,就被带到了一个神秘的去处,从公众的视线中消失了。

    刘金宝虽说只是个副部级干部,但兼着中银香港总裁的重要职务,除了代表中国银行出任香港银行公会主席外,还兼着港府委任的港交所公众利益董事、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中企协会会长等一系列当地社会职务,他的一举一动都为境外媒体所关注。特别是香港媒体,几乎每天都把他当明星似的作跟踪报道。在刘金宝于5月22日上京述职后,当地媒体的各种揣测势必影响到股市的波动。

    香港各界没能看到刘金宝回港,直到6天后的2003年5月28日,中国银行行长兼中银香港董事长肖钢亲临香港,宣布免去刘金宝的中银香港总裁职务的消息。接任人是中国银行副行长和广北。同时,中银香港举行了上市后的首次股东大会,但作为中银香港上市的功臣之一的刘金宝,竟未能出席此次股东大会,让人觉得很不寻常。肖钢对香港各界重申:“本次人事变动是平常事情,CEO(行政总裁)调来调去是很正常的。刘金宝已在香港工作6年,调回去(北京)是工作需要。刘金宝会继续担任中国银行副董事长一职。”尽管肖钢说“刘金宝会继续担任中国银行副董事长一职”,但刘的这一最高职务也只是继续挂了半年时间而已。2004年2月20日,中央决定免去刘金宝的中国银行副董事长职务,中央纪委也完成了对他的“双规”措施,宣布将其移交司法机关继续审查。

    同学共进

    刘金宝于1952年9月出生于上海,他有着上海男人特有的和善与精明,还有对金钱的偏爱。由于他的个性、能力、机遇,与好些个同年毕业的大学好友们一样,经过一番奋斗而逐渐出人头地,走向人生的辉煌。这位长期和金钱打交道的上海“阿宝哥”,由于在中国金融界的特殊地位和贡献,而被人戏称为中国“金融之宝”。

    刘金宝是幸运的。1972年,他被保送到北京经贸大学学习,成为一名“工农兵学员”。他与他的同学王雪冰有着惊人相似的经历,也有着惊人相似的辉煌与失落。1976年8月,刘金宝与王雪冰等数十名工农兵学员一起,被分配到中国银行总行工作。第二年,他们又一起被派到英国伦敦中银分行学习,担任外汇和黄金方面的见习交易员。和王雪冰一样,刘金宝的业务能力也很强,通过外汇操盘为国家挣了很多钱,是杰出的交易员,从而引起了有关领导的注目。在这之后略有不同的是,一个继续往外闯,一个则回到故乡上海滩打天下。

    1981年10月,刘金宝被调往中银上海分行,任外事接待处翻译;而王雪冰则作为骨干分子被派往美国纽约筹建分行。

    刘金宝刚回上海时曾任接待处翻译,也是经济研究所的一名科员。但信托业发展为刘金宝提供了机遇。当时信托业刚刚兴起为“三来一补”开保函,逐渐发展出为引资提供担保等业务。刘金宝从一开始就介入了信托,1984年7月,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单独成立信托部门——上海信托咨询公司,刘金宝担任了副经理,后升任经理。

    1987年和1988年是刘金宝和王雪冰之辈出人头地的开始。1987年王雪冰从美国纽约回到北京,出任中国银行资金部的副总经理,1988年又重赴美国任中国银行美国地区总经理。而刘金宝也不同凡响,1988年12月出任上海分行副行长,当年还获得“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88年度的“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按得票数排名,著名体育运动员叶乔波名列榜首,时任中行上海分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的刘金宝则名列榜尾。

    1993年,刘金宝升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成为上海官场与商场的一大人物。不过,王雪冰的运气似乎比他更好,这年4月,王雪冰回京担任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常务董事,光大银行副董事长,兼光大财务公司总经理等职。1993年12月重返中国银行,任行长、党组副书记、副董事长(后任党组书记、董事长)。

    从1993年12月开始,刘金宝不折不扣地成为王雪冰的部下。他的命运与同学兼上司紧紧地连在了一起。1997年8月,王雪冰将刘金宝调出上海,命他赴港工作,担任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常务副主任(主持全面管理工作)兼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

    1999年1月,王雪冰狠狠地提拔了同学刘金宝一番,升刘金宝为中银副董事长兼中银港澳管理处主任,使之进入了副部级高干的行列。

    然而,在王雪冰和刘金宝都进入人生的最高点之际,随之而来的都是下滑和跌落。2000年2月,王雪冰改任中国建设银行党组书记、行长,这并非一件好事。因为在他离开中国银行不久,他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对他的调查也已经开始。2002年1月11日,王雪冰被审查。2003年12月10日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2年。王不服上诉,于2004年1月维持原判。

    在王雪冰接受审查而未被判刑之际,刘金宝也随之被中央纪委“双规”。这两起案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许多媒体称刘金宝事件为“王雪冰后遗症”。

    2003年5月28日,刘金宝被免去中银香港总裁职务,2004年2月22日,又被免去中银副董事长职务。看来,刘金宝的政治生命也与王雪冰一样彻底结束了。相信不久之后,他也将步王雪冰之后尘,区别可能只是刑期长短而已。

    无风不会起浪

    刘金宝有着上海人特有的精明,他并不像王雪冰那样张扬,在公众场合铺张与寻欢。在内地及香港金融界人士看来,刘金宝的性格甚至有些内向,为人处世也较为谨慎。据称,刘平素对自己的奖金、报销之类小事均非常在意,于严谨之中给人以经济并不宽裕的印象。上海男人向来“精”得出名(当然非指所有上海人),有时出手也“抠”得实在让外地人“佩服”。身为堂堂中银副董事长的刘金宝似乎是这类上海男人的杰出代表,以至于人们都认为他是清廉的化身,是廉政的模范。直到他被“双规”和免职,许多人还不相信是事实,许多圈内人士大跌眼镜。

    关于刘金宝的经济问题,中行行长肖钢向外界透露是与中银香港的三名高管一起“涉及挪用资金3000万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由此也导致了对刘金宝调查的开始。

    据悉,在“双规”之前,刘金宝每天怀揣两份文件出门寻求帮助,一份是香港证监会对周正毅控制的香港上市公司上海地产收购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建联通的交易批准函,另一份则是香港金管局对中银香港为上海地产此宗收购提供近20亿港元过桥贷款的批准书。当时正是对这一过桥贷款的放行,引来了香港廉政公署的质询,并将刘金宝推至漩涡之中。

    自香港回归后,香港廉政公署与大陆反贪机构的合作日益加深。因此,刘金宝等人的所作所为早已被香港廉政公署纳入视野。

    2003年4月29日香港廉政公署专员李少光率领多名处长级人员造访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与该会会长刘金宝及十多位执董和会董会面。这次会面的名义是“交流推广商业诚信的经验与心得”,其实也是给刘金宝等人来个旁敲侧击。

    不料,刘金宝在公众场合也很会鼓吹廉洁与反贪。他向李少光表示“中企协会将与廉署继续加强合作”,并重申中资机构在香港依法办事,如发现企业内有任何贪污犯罪活动,绝对不会姑息!

    然而,仅仅在与香港廉署专员李少光会面大谈廉洁与反贪的20天之后,刘金宝便被急召至北京,接受“双规”,从此在公众视野中消失。

    “小金库”的秘密

    就在有关部门调查刘参与瓜分“小金库”的行为时,他旧时的两位副手——中银香港副总裁朱赤和丁燕生也露出了马脚。

    2004年8月3日凌晨,中行旗下的中银香港发布紧急通告,宣布接获中行通知,中国司法机关正在对该公司副总裁朱赤和丁燕生涉嫌未获授权而将合并前成员行控股股东所拥有的某些资金分配作个人用途一事进行调查。该公司董事会亦获通知,这些资金并非该公司及其附属机构或其任何客户的资产,而且是在2002年7月公司上市之前即已被分配的资金。朱赤和丁燕生两人被拘留,他们的职务已暂由总裁和广北、副总裁林炎南和运营总监李永鸿接替。

    据知情人士透露,朱赤、丁燕生实为已被免职的前总裁刘金宝的嫡系。2001年10月,香港中银集团完成重组,包括时任中银港澳管理处主任刘金宝在内的5名高管成为日后上市的中银香港首任管理团队。另外4人分别为林炎南、柯文雅、朱赤及丁燕生。此前,因为周正毅事件,刘金宝和柯文雅相继被解职。目前,在5人管理团队中,只剩下林炎南。在最先的人事安排中,林炎南的排名在朱赤、丁燕生之前,但在刘金宝的安排下,林炎南被排在了朱、丁二人之后。目前,林炎南为中银香港第三副总裁,主管零售银行业务。

    中银香港是在8月2日中午左右接获母公司通知的。随后,中银香港紧急召开董事会,商讨应变策略。下午2时许,朱赤、丁燕生被通知至会议地点,董事会宣布从即刻起两人停职接受调查。此前,朱赤、丁燕生二人均正常上班。朱赤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7月15日在香港举行的“中银企业网上银行”服务仪式上。在被免职前,朱赤和丁燕生分别为中银香港二三把手,是名副其实的实力派人物。

    继2004年8月3日中银香港宣布朱赤和丁燕生因涉嫌挪用资金做私人用途而被停职以后,8月5日,中国银行发言人王兆文证实,中银香港行政总裁办公室前总经理张德宝,于2004年4月时已被调回北京中国银行工作,接受内地司法机关调查。张德宝是刘金宝当时的“总管”——前总裁办公室总经理,也因同一理由牵涉在这一集体腐败案中,接受内地司法机关调查。2001年10月,在原中银集团香港十二行中十家银行的基础上重组而成的中银香港正式成立时,刘金宝就任总裁,而张德宝是总裁办公室总经理,他是最接近刘金宝的人。

    8月6日凌晨,中银香港又一次发出通告。此份通告证实,前总裁刘金宝也正在接受内地司法机关调查,理由和朱、丁一样,也是“涉嫌未经授权而将合并前成员行控股股东所拥有的某些资金分配作个人用途”,“有关事宜是在刘金宝于2003年5月调回中国银行接受调查过程中被发现的”。

    据说,刘金宝、朱赤和丁燕生涉嫌挪用的,可能是参与重组的十家成员行的不记在账上的资金。重组前,中行香港地区的8200亿资产由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广东省银行香港分行等12家银行机构和若干专业公司组成的香港中银集团管理和经营。这些分行名下都有一些资金可以自行支配,但并不记账。这些资金类似于国内的“小金库”,在香港则称“福利金”、“福利会”、“康乐委员会”等。包括在全国统一社保体系未建立前各分行自留的职工养老保险金、退休金等,另外是来自买卖股票等非营业收入,数额从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在参与和指导处理这些资金期间,朱、丁均有职务上的便利。

    现已被中央纪委证实,涉及的资金有3000万元。当时刘金宝向朱赤、丁燕生、张德宝等人表示,不如私分这笔钱,当作奖金慰劳大家重组上市的辛苦。众高层论资排辈分钱,多则数百万元,少则几十万元。

    除了在港的嫡系外,刘金宝在沪的“嫡系部队”则早在一年前就已经纷纷落马。2003年7月2日,中国银行行长肖钢专程从北京飞抵上海,在中行上海分行处长办公会议上宣布,免去刘金宝继任者周路的中行上海分行行长一职;其时的中行上海分行副行长王政,也在差不多同一时间被免职并被要求协助调查。据悉,王政早在2003年7月就已经被“双规”,然后被逮捕,而另外四名涉案人员严庭富、顾继东、薛章能、张人模也相继于2003年7月和2004年春节后不久,有了与王政一样的“结局”。

    据透露,自2003年6月起,公安部、财政部、中纪委等中央8部委在为期一年多的调查中发现,刘金宝以及王政等6人的经济问题主要是:涉嫌贪污受贿、私设小金库,以及1997年刘金宝从中行上海分行离职前突击发钱等。

    (文/高福)

    链接:

    2005年8月12日,原中国银行副董事长、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刘金宝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原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朱赤、丁燕生、原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总经理张德宝贪污一案,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2日依法作出一审判决,以贪污罪判处刘金宝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五十万元;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上一页 《大案追踪》 下一页
line
  书坊首页 努努书坊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