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作家 | 港台海外 | 外国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生活 | 韩 流 | 影 视 | 历史军事 | 古代文学 | 短 篇 | 读书评论 | 最新资讯
网络原创 | 言情 | 玄幻奇幻 | 科幻 | 恐怖灵异 | 仙侠修真 | 武侠 | 侦探推理 | 官场小说 | 鬼故事 | 盗墓小说 | 传记纪实 | 作家列表
  努努书坊->《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正文
第五讲 雕镂精湛 妙趣横生——竹雕艺术

    雕刻艺术在中国非常广泛,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石窟,比如龙门、云岗、敦煌石窟,都有雕刻艺术。再有就是帝王墓道上的石刻,比如唐代的乾陵,明孝陵、明十三陵,清东陵、西陵,墓道上都有雕刻。但我现在要讲的雕刻限定在可以把玩的、陈设案头的小件雕刻。

    



    雕刻工艺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古人一开始用于雕刻的主要材料都取自动物或植物,比如骨头、木头、象牙、犀角等等。由于古人缺乏环保意识,所以有很多早期在中国地区可见的珍贵动物,比如犀牛,都逐渐绝种了,象牙来源也日趋减少。下一讲会讲贵重材质的雕刻,而这一讲仅限于竹子-竹雕。

    竹文化

    竹雕的原材料就是竹子,来源广泛,易于雕刻,价格低廉,所以供人发挥的空间很大。

    最早的竹器,目前能够看到比较成形的带有雕工的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竹勺,勺柄上带有很精细的雕工。竹雕艺术在唐宋史籍中都有很明确的记载,但能够看到的出土实物并不多。

    明中叶以后,竹雕艺术迅速崛起。我们已知的明代竹刻大家,都不仅限于竹雕,包括犀角、象牙和紫檀等材料也能雕刻,但为什么都称他们为竹雕大家呢?因为中国文人赋予竹子很高尚的品格。比如图案中常见"竹梅双喜"、"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人赋予竹子的优良品格,这种品格第一是清高,第二是坚韧。

    中国的竹文化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文化,深入民间。比如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有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写的"六分半书"被文人称赞为"乱石铺街";他画的竹子受到推崇,非常有名。今天不仅能欣赏到他的绘画,还能在其他雕刻艺术上见到他的竹石,这些都彰显出竹文化如何深入人心。民间还有这样的话:"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这是文人通过观察自然植物后所赋予的一种人格化的品质。竹子是空心的,在汉语中与虚心非常巧合。

    在所有雕刻使用的材料中,竹子是最便宜最易得的。今天到南方去,能看到大片竹林。文人使用竹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参与、设计,使这样一种普通的材质能够达到非常高的境界,化腐朽为神奇。

    朱氏三松

    历史上的竹刻,大家首推晚明朱氏祖孙三代。朱氏祖孙是嘉定人,创立了竹刻的嘉定派。第一是朱鹤(朱松邻),著名作品是竹雕松鹤笔筒,现藏南京博物院;朱鹤的儿子朱缨(朱小松),作品有竹雕人物香筒,现藏上海博物馆;孙子朱稚征(朱三松),他的竹雕残荷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根据史书记载,朱氏祖上是新安人,在宋高宗时期迁至华亭,就是现在上海这块地方,最后迁至嘉定。清朝有个人叫王鸣盛,他写诗的时候无意中提到一句:"玉人云鬓堆鸦处,斜插朱松邻一枝。"说的是一个女子卷起的头发上斜插了一支发簪。这支发簪是由朱松邻雕刻或具有朱松邻的风格,"朱松邻"就代指发簪。从这一点上推断,这支发簪不是牙的就是角的。

    朱小松的作品存世非常少。一般我们说,做什么都"不过三代"。比如收藏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手艺也不过三代,都是这么说。

    


    但朱松邻的孙子朱三松还是继承了他祖父和父亲的手艺,竹雕也非常有名。他喜欢用竹根雕,不喜欢用竹节雕。

    朱三松雕的都是小件,比如残荷洗、寒山拾得像。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朱三松是一个非常贪玩的人,他喜欢的都是能把玩的小件。

    个性鲜明朱小松

    活跃在晚明时期的竹刻艺人非常多,为什么朱氏三代能成为竹刻的代表呢?首先,作为艺术家得有个性,他的个性会传达到作品之中,从而与众不同。朱氏三代中,记载比较完备的是朱小松,他的父亲和儿子都没有详细的记载。这是因为朱小松的墓志铭出土了,上面记录了他的生平。第一,朱小松能世其业,子承父业,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并且能够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第二,朱小松个性非常强,看重自己的手艺,轻易不给别人雕刻。有人来买,他也不会轻易答应;即使答应了,也不会随便改变自己的风格来迎合市场。我说过,明代晚期是一个活跃的商品社会,很多商业社会的特征都已经形成。很多有钱人买东西时,会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迫使艺术家改变艺术风格。但朱小松不会这样,他即便答应给别人雕刻,也要强调自己的风格。

    朱小松嗜酒,不喝醉了就不动刀。他一开始为自己自娱自乐,就是说我喜欢竹刻,父亲传下来这门手艺,但我得喝高兴了才开始动刀。朱小松的一件作品有时需要一两年才能够完成。正因为他的创作数量非常少,很难得,就有更多的人趋之若鹜,希望能买到他的作品。但由于朱小松的个性强,很多人就买不到,就在背后说他的坏话,说他傲慢无礼。那朱小松也不听,也不管社会上对他有什么样的评价,一直我行我素。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当官的希望多买几件朱小松的作品,也拿钱来了,朱小松就是不愿意卖给他。这当官的就火了,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把他抓起来。朱小松一听到这个消息,就跑了。一个朋友帮他中间去说和,这个朋友还跟他说:"要不然你就委屈自己,给他多雕两件,保个平安。"朱小松在这种情况下,都没有迎合这个当官的,最后也没给他雕。这个故事很能说明朱小松作为艺术家的个性,从来不去巴结这些官场上的人。

    竹刻艺术家说起来都算是文化人,或者多和文人结交,否则他雕不出高雅的东西。但朱小松本人并不喜欢跟文人骚客来往,反而结识了一些酒肉朋友,喜欢跟人家喝酒、谈天说地。但有一点,他永远不主动去喝酒,有人请他就去,没人请他就在家里待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一辈子不看别人的脸色。

    朱小松中年以后丧妻,一直也没有再娶。晚年的时候,因为嗜酒,朱小松中风了,一直卧床不起。有朋友就劝他能不能不喝酒,否则影响身体,影响寿命。他笑着说了这样一句话:"酒止而生,生何为者?世间殇子,岂尽醉死哉?"我如果不喝酒了,就能活长点儿,但我活着为什么呢?世间早死的人有多少是因为喝酒醉死的呢?最后,朱小松对这个朋友说了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话:"去本无妨留亦得,何人不是远行人。"他说得很文雅,就是我死了或者活着都没有关系,谁最终不是要踏上这条路呢?朱小松去世的时候是68岁,在当时已经不算短寿的人了。

    松鹤笔筒

    由于朱小松墓志铭的发现,不仅使我们深入地了解了他这个人,还对他父亲朱松邻的一件作品产生了疑惑。

    


    朱松邻有件著名的竹雕松鹤笔筒,藏在南京博物院。这件笔筒雕出了一棵老松,主干旁边伸出一枝小干,旁边对站着两只鹤。松鹤笔筒跟其他笔筒在雕刻上有很大不同,它的壁非常厚,雕得非常深。那么,从直观的角度上看,这件笔筒特别不像竹雕,反而更接近于木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朱松邻在雕刻时选择的竹材料是根部。

    竹雕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竹干雕,一类是竹根雕。对竹子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竹根的壁非常厚,所以可供发挥的余地也多。朱松邻的这个笔筒是竹根雕,所以壁厚。但竹根雕不太强调竹子的特性,不强调竹子的表现;而竹节雕则要强调竹子的特性,强调竹子的表现。这种表现体现在竹子的节上。

    竹根雕里的典型作品有雕白菜、人物、动物;竹节雕里最典型的作品就是笔筒,我们能看到的大量竹笔筒都是利用竹节雕刻的。竹子的节与节之间都有隔,上下不通气。利用一个隔做底,恰恰可以做一个笔筒。笔筒的发明时间非常晚,大约到了明代晚期才出现,这跟我们的想象有很大差距。笔筒最早的雏形就是从竹子开始的。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实物笔筒都是竹雕;从文献里查到的关于笔筒的最早记载,也出自万历年间,依旧是竹雕。

    朱松邻的竹雕松鹤笔筒,上面有"辛未年"字样,"辛未"是哪一年呢?当时不大清楚朱氏三代的生卒年,早期相关的书都认为是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后来又有学者推算了一下他的年龄,觉得这非常不合适。我刚才说了,笔筒的发明是明代晚期的事情,所以这件笔筒搁在明代中期明显不对。所以有学者认为这个辛未年指的是隆庆五年,即公元1571年,往后退了六十年。

    当发现朱小松的墓志铭时,出现了一个问题:朱小松生于正德十五年(1520),卒于万历三年(1587)。小松是朱松邻的长子,这个墓志铭是铁证。如果我们以朱小松的生卒年来推算他的父亲,好像搁在正德六年和隆庆五年都有点儿不合适,上下都不靠。

    松鹤笔筒本来是有定论的,属朱松邻制作无疑,而且是硕果仅存的朱松邻作品。但当朱小松的墓志铭被发现以后,有资深学者开始怀疑这个笔筒的真伪。但无论这个笔筒是否朱松邻的真品,它都一定是清初以前的作品,只是目前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个笔筒就是朱松邻的。我多次讲过,文物是一门标型学,必须有一个标准在前。像朱松邻这样的竹刻大家,文字上的记载都比较虚,又没有过多的实物可以比较,仅仅是个孤例,很难明确判断它的真伪。

    金陵派濮仲谦

    晚明竹刻的嘉定派,朱氏祖孙是大家。与他们同时期的还有金陵派,代表人物是濮澄(濮仲谦)。明朝张岱《陶庵梦忆》评价濮仲谦的刻竹:"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一些书上写得很清楚,濮仲谦刻竹是一种非常简朴的风格,寥寥几刀便可得自然之趣。他刻竹不以雕琢为奇,换句话说,他不想在竹子上展现什么复杂的手艺,只想显示他的意图。比如几刀就是一丛兰花,能看出是兰花就行,并不想把它刻得非常细碎。这是史籍记载的濮仲谦的风格。

    


    但实际上今天很少看到这样的作品,能看到的濮仲谦作品,往往都跟嘉定派非常相像,很难区分。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濮仲谦所处的商品社会对这种简朴风格的艺术品认知程度比较低。

    今天也是这样,社会对艺术品的评价往往以难度的高低,而不是以艺术的高低作为价值的标准。但艺术本身是有标准的,有时画几笔兰花不见得比鸿篇巨制价值低。由于濮仲谦声名远播,赝品特别多。大量署濮仲谦名的作品,其实都是后人仿嘉定风格所制作。

    明中叶以来,有名有姓的刻竹名家就有几百人之多。有一本书叫《竹人录》,作者金元钰,记载了当时著名的竹刻高手。另外,许多艺术家的名字也散见于各类笔记中,但不一定留下其作品。

    筷子笼

    明末有一个刻竹高手叫张希黄,他发明了一种雕刻方法,叫留青雕。竹子刚被割下来时是青色的,留有一层青皮。雕刻时把不需要的地方轻轻刻去,以青皮部分来表现内容。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一种极浅的浅浮雕,这就是所谓留青雕。雕完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青色会变成油黄色。所以我们看到的留青雕不是绿色的,而是黄色的。张希黄留青雕的典型代表作品是山水楼阁竹笔筒,现藏上海博物馆。

    


    我早年去上海的时候,看到很多竹笔筒。竹笔筒当时在南方的数量远远多于北方,过去南方人拿竹子不当回事。早年间我去安徽黄山,黄山底下有一条街都在卖竹器,人非常多。由于当时谁都不知道竹器这类艺术品的重要性,一个竹笔筒可能会很便宜地卖掉。

    我记得当时我在安徽黄山那条老街上逛,进了一家店。他们开店都是前店后家,我聊会儿天就进了人家的家。店主人家里正在吃饭,我一眼看见饭桌上插筷子的筷子笼,就是一个留青雕的竹笔筒,非常精致,插着一把筷子。因为我买了点儿东西,店主人特别热情,让我吃饭:"来这儿吃点儿饭,赶上什么吃什么。"吃饭的时候,我眼睛不停地看这笔筒,越看越喜欢。我就问:"这是什么啊?"店主人说:"筷子笼啊。"这筷子笼有点儿浅,筷子又长,插得多的时候非常容易倾覆,翻倒在桌子上。我就说:"这东西插筷子不一定合适,老容易翻。"他说:"对,我早就想换一个。"我说:"我给你买个新的吧,你能不能把这个匀给我?"他也很清楚,说:"这东西是老的,就是不怎么值钱,您要真喜欢,就送给您了。"结果,我拿着一个特别好的留青雕笔筒,高高兴兴地离开了黄山。

    文人雅具

    金元钰在《竹人录》中说:"今流传人物花鸟笔筒,及行草秘阁,秀媚遒劲,为识者所珍。"当时流行人物花鸟笔筒和行草秘阁,被认识它们的人所珍爱。这里提到了一个词,"秘阁",什么是秘阁呢?秘阁就是"臂搁",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房用具。臂搁的形状是竹形瓦面,所以用竹子来做最合适。一般都是裁一节竹子,纵向一分为三,正好形成一个瓦面。臂搁能防止把墨迹蹭脏。我们都知道,只有中国字是竖行右行,先在最右边竖写一行,再往左边写。过去古人要求自己悬肘、悬腕,悬空写字。明朝人的大袖子都比较长,写字的时候速度快,有时这行没干透,就要写下一行,很容易蹭脏衣服,或者蹭脏字迹。在这种情况下,臂搁就起作用了,把它罩在刚写好的那行字上,臂搁是中空的,不会蹭脏字。写一行挪一行,等你挪到第二行的时候,第一行的字就干透了。

    


    我曾经买过这样的竹雕行草臂搁,上面有刻字,写得非常有意思。当我把这个臂搁拿到手的时候,就体会到古人的自我修养。古人会把一些名言警句刻在上面,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个臂搁上写的是:

    不到极逆之境,不知和顺之安;

    不遇至刻之人,不知忠厚之善。

    不到最倒霉的时候,不知道平常就是一个好日子;不遇到最尖刻的人,不知道忠厚就是一个好人。古人写得多好啊!联系今天,四川汶川地震就是到了极逆之境,所有汶川同胞的感受都是:平时的日子再苦,也是一个安生的日子。

    有一回有个人拿了本古籍给我看,我一翻,那本古籍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句话。由于书上的字很大,这两句话占了两篇儿。我翻开第一篇儿,就顺口把后面的句子念出来了。那个人很惊讶,觉得我学问特别大。其实我没那么大学问,就是天天看那个臂搁,记住了这句话。

    我的臂搁

    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可能看我一天到晚忙忙叨叨,所以送给我一个臂搁。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个臂搁,但送给了我。我一看臂搁上写的字,就知道他想跟我说什么。臂搁上写着"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刚给我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句诗是哪儿来的,专门查了查,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岁夜怀古》: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刘禹锡是在一个大年三十的晚上写了这样一首诗,他感叹人生的不得意,感叹他的很多朋友都故去了,他还活着。虽然一生中有很多时光都会荒废掉,浪费掉,但如果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能使自己多活几年,就可以把岁月补回来了。刘禹锡是我非常喜欢的诗人,这首诗的意境就非常好。

    


    这个臂搁一直放在我的书桌上,我有时看它一眼,就觉得永远是那句话"说归说,做归做"。我也希望很闲在,什么叫闲在?就是早上起来不知道今天干点儿什么,这就比较闲在。可我现在都知道我一个月以后干什么,很多事务都压在这儿,日程排得非常满,一点儿都不闲在。我倒是不怎么浪费时光,但我还是希望将来有机会闲下来,能够多读读书,体验一种人生闲在的滋味儿。

    封氏三杰

    清代也涌现出一大批竹雕大家,比较著名的有嘉定的封氏三杰。刚才说的朱氏是祖孙三人,封氏是兄弟三人。老大叫封锡爵,老二叫封锡禄,老三叫封锡璋,当时社会对他们三个人有一个称呼"鼎足"。鼎有三个足,三点固定一个平面,撤掉一个就不平了。鼎足而立,说明三兄弟手艺都非常好,不分高下。

    


    其中,老二的手艺被康熙皇帝看上了。康熙四十二年(1703),封锡禄被调进宫廷当差,供职养心殿,不久老三封锡璋也进了宫。这样一来,封氏老大一人在外,老二、老三在紫禁城造办处为皇宫专门雕刻竹器。今天在上海博物馆里还能看到封锡禄所雕刻的罗汉像。

    据说封家除了三兄弟之外,他们家还有一个小姐,也可以雕刻竹器,拿手的是雕蟾蜍。书上记载,一两银子一个。封氏三杰的作品当时值多少钱,没有看到记载,但这位小姐雕个小蛤蟆,就能卖一两一个,非常贵了,可见当时封氏竹雕的价格。

    白菜的学问

    封锡爵没有进宫当差,一个人在老家待着,也是操刀不辍。他的代表作品是一棵竹根雕的白菜,非常写实,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白菜是我国原产的蔬菜,过去称之为"蔬菜之王",就是所有的蔬菜都比不过白菜。白菜可以熬,可以炒,可以拌凉菜,可以炖汤,具备了所有蔬菜的特点。宋代人陆佃在《埤雅》中记载说:"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说明在宋代就叫它白菜了。但白菜是一个俗称,在古人的文献中它有两个名字:春天的白菜不叫白菜,叫"春菜";秋天的白菜也不叫白菜,叫"秋菘"。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记载了白菜:"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且说"冬汁尤佳"。它还能治点儿病:把白菜配上大葱、生姜、萝卜等煎汤饮用,还可以治感冒。

    


    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藏有朱三松雕刻的春菜纹笔筒,跟刚才封锡爵雕的白菜完全不同,雕刻得非常深。在雕刻技法中这叫"陷地深刻,阴中阳也"。竹子是一个平面,往下刻叫阴刻。如果要去掉底子,让纹饰鼓起来,那叫阳刻。阴刻的纹饰是陷进去的,陷得非常深,因此又表现出层次,仿佛有阳刻的感觉,所以叫"陷地深刻,阴中阳也"。这是朱三松所创造的一种刀法。

    


    为什么古人这么愿意雕刻白菜呢?因为古人认为白菜具备一清二白的品格,从而赋予白菜深厚的文学特性。这种认识影响深远,导致宫廷里曾经用最贵重的材料雕刻白菜,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那棵翡翠白菜。我们今天想:好,那么大一块翡翠能打成多少珠宝首饰呀,怎么可能雕一棵白菜呢?这就是因为当时的人跟今天的人对白菜的认知完全不同。古人心目中的白菜虽然是平常的蔬菜,但品格高尚。

    笔所不及刀刻得之

    与封氏兄弟同时期还有一个名家叫周颢(周芷岩),晚号髯痴,一看就知道,他肯定留有很长的胡子,髯就是胡子嘛。周芷岩活了89岁,乾隆三十八年才去世,在封建社会是非常高寿了。《竹人录》里对他是这样评价的:"以画法施之刻竹,合南北宗为一体,无意不搜,无奇不有。"乾隆以来,周芷岩的竹刻首屈一指。在竹刻历史中,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其刀法有继承,也有创新,对后世影响非常大。据古书记载,他"所刻山水,人无耳目,屋无窗棂,树无细点"。他刻的人物看不清眼睛、耳朵,屋子看不清窗户,树木也不注意细部的表达。他的雕刻不重细节,注重一种整体感受。古人评价他的雕刻技艺是"神明于规矩之中,变化于规矩之外,由笔所不能到,而刀刻能得之"。就是用笔画不出来的,周芷岩能用刀表现出来。

    


    我曾经买过这样一个竹雕笔筒,收录在我写的《明清笔筒》一书中。我当时看到这个笔筒,就被它新奇的雕刻方法吸引了。笔筒上面雕刻了一幅农家乐的场景,狗、鸡、人物都小如芥豆,看不清楚,但仔细观察,神态全有,非常有意思。笔筒上还刻有大段文字,开篇是这样写:"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下面还有很长的话,我就不一一写出了。古人很有意思,他就说:我住的房子占十亩地,自己开的菜园子占五亩地;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显然是景色非常好;不要说我这儿土地很狭窄,地方很偏远;对我来说,这个屋子能坐进去休息就满足了。

    


    今天很少有人能住这么大的院子,古人还说小!我估计五亩地的菜他也吃不了。虽然古人觉得屋子小,但屋可容膝就可,他是一种很平和的心态。这种心态怎么产生的呢?笔筒后面有年款:癸酉年,乾隆十八年(1753),正是康乾盛世的顶峰时期。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心境。

    这个笔筒上写着"松岩山人"的落款,我知道周芷岩有名啊,就幻想着松岩山人跟周芷岩是不是有关系。我就去查,查来查去,最后也没有查到。

    竹雕笔筒第一高价

    清代比较有名的竹雕名匠还有潘西凤,郑板桥称他是濮仲谦之后金陵派第一人。庄绶纶,《竹人录》里记载他"年四十余不娶,绝无艳冶之好。刻竹偏喜为美人写照"。还有清初非常有名的大家,有清初嘉定第一高手之誉的吴之,最有名的作品是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的《国宝一百件》一书中收录了这个笔筒,我在下一讲会讲到。清代的竹刻大家非常多,我就不一一向大家介绍了。

    


    竹雕艺术品的第一高价是什么呢?一个竹雕笔筒。2005年,香港佳士得拍卖的康熙高浮雕山水人物纹笔筒,拍了1140多万元港币。能想象吗?一个经过中国文人设计创造的竹雕笔筒拍了1000多万元港币。拍卖的时候我在现场,大概到了500万元港币以上的阶段,所有举手竞争的人都是外国人,我就很奇怪。我原来认为外国人对中国的竹器不感兴趣,因为他们不能深刻地理解我们对竹子的那种情感。中国人对竹子有很深的感情,文学作品、绘画作品都告诉我们竹子的重要性。但恰恰是外国人不停地竞争,使这件竹雕笔筒攀上了千万元港币的高价。

    于是我就去查这个笔筒是谁雕的。雕笔筒的人叫顾珏,字宗玉,也是嘉定人,康熙年间的雕刻名家。由于我们过去没有看到过他的作品,这次就觉得很奇怪,怎么突然叫价这么高呢?再一翻书,发现书上记载他的雕刻精巧,细入毫发,并且创作严谨,往往一两年才有一件作品完成,所以流传至今就非常罕见。

    


    竹器工艺还有很多种形式。比如专门有一类仿青铜器,作品全部在故宫收藏,没有出故宫一步。我们推测是当年把雕竹高手召入宫廷,让他们专门仿青铜器。这批文物今天到故宫还能看到,用的是竹根雕。

    另外,还有翻簧,又叫竹簧、贴簧,有的地方还叫文竹。就是把竹子里面那一层竹簧剥下来,反过来贴在木胎、竹片外面,再在上面雕刻。再有就是编制的竹器,比如夏天用的竹夫人,我就不在这里讲了。

    竹刻是中国古代一门独有的工艺,由于文人的喜爱和使用,将它推向市场。文人一开始不是以市场为目的,而是为自己欣赏、把玩。但文人是社会的一个标杆,由于文人的推动,就有了社会的追求,进入了市场。在题材上,无论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大多寄托了文人的情怀。文人讲究意境,所以竹雕的很多意境都跟中国画非常相似。由于竹雕艺术的成功,深刻地影响到象牙、犀角、紫檀、黄杨这些贵重材料的雕刻,它们都有仿竹器的倾向,下一讲再讲。

上一页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 下一页
line
  书坊首页 努努书坊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