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天命在我 > 正文 第288章

天命在我 正文 第288章

所属书籍: 天命在我

    第288章

    樊筠接到高澹投诚血书后,立刻就将这血书拿给商悯看了。

    “哦?似乎真是个有志之士呢。”商悯玩味笑道。

    武王可以惜才,樊筠作为贤臣却不得不劝谏,将该说的话都说出口。

    “也要当心这是对方的计策。”她严肃道,“王上爱才之心,臣十分理解,然敌人之狡诈更是难以想象。若这番处事公允的有志之士形象是对方刻意伪装,恐怕对方所图甚大。”

    “所言有理。”商悯思索后道。

    对方可能是冲着武国来的,但不一定是直接冲着武王来的,因为高澹不知道武王“微服私访”了。

    就算对方冲着她来,她也不怕。

    她自己的实力不弱,肉身重塑之后她太虚真经已经突破到了第八重,离第九重只差一线,按照世俗标准来看,这世上少有人是她的对手,她的实力已经和姥姥全盛时不相上下了。

    当然和千年大妖相比,还是不够看。

    不过有苏归在,身边就多了一层保护,商悯得以慢慢成长。

    苏归并没有在凤陂城城主面前现身,他正在以这座城为圆心一圈一圈向外探查,驱逐妖魂。

    “可以将高澹请入城中,接下来就交给樊卿你了。”商悯笑道,“你来刺探那高澹,我在屏风后看看对方到底是何许人也。”

    “是,臣遵命。”樊筠欢欣鼓舞。

    武王年幼又如何?这家国大权是掌握在王手中的。她也怀疑过朝堂是不是已经被赵素尘掌控了,武王并不握有实际权力,可是连续两日接触下来,樊筠发现武王处事透着一股子老道的气息。

    各种“爱卿、樊卿”之类的话是张口就来,心有成算,并且懂得如何拉拢臣子之心,这样一个人不会是傀儡王。

    她在凤陂城待了五年了,十分想回到朝鹿为官,也许是祖宗听到了她的祷告,机会这就来了。武王微服私访巡查边境,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她可要好好表现,将自己治世忠臣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给王上留下深刻印象。

    调任朝鹿,升官发财,指日可待!

    次日一早,樊筠就等在了城主府之中。

    高澹已经入城,正在进府的路上。

    樊筠这几天为了捉妖忙得够呛,可是武王也忙,忙着炼制大鼎,她更不能休息。

    她怕武王责备她对那几个有捉妖天赋的人保护不周,致使对方被妖袭杀,便找了个机会去主动请罪,武王确实没有责备,神情看着也确实不虞。

    别看对方年纪小,脸色摆起来还真是有些吓人。

    她心知对方这是对她有不满,但是用人之际也不好处理她,樊筠于是加倍努力处置此事,以求将功补过。

    不久,高澹入城主府。

    对方经过搜身,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就这么平静地进入了城主府正堂。

    待看到樊筠,他略微一拜,却不行大礼:“草民高澹拜见樊大人。”

    樊筠端起架子,也不说请起,只略微打量他几眼,随后才擡手示意他可以直起身体。

    “本官收到了你的投诚书,以血为书,可谓诚意十足。”樊筠肃然道,“就是不知你的行动是否和你的血书一样,值得人相信?”

    “樊大人。”高澹微微一笑,对她拱手,“大人尽可以相信高澹。高某此次前来武国,可是给武国送上了一份礼。”

    樊筠眉头一挑,并不接话,只看着对方,等他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高某费尽心血,绞杀匪首六位,收拢流民之心。那些流民在我麾下,不奸淫掳掠,不杀人放火……”

    高澹话说一半,樊筠便哈哈大笑,“不烧杀抢掠,你拿什么养活那十几万人?靠那些当官的人施舍吗?天下再没比这好听的笑话了!”

    高澹面对樊筠质疑面色不改,只平静道:“我所带领的那一支流民,只打鱼肉乡里的豪富,只杀搜刮民脂民膏的奸官……樊大人,我请问,这些人算人吗?高某及高某手下的人只杀牲畜,不杀人。杀他们就与杀妖没有任何差别。”

    樊筠被对方的话震了一下。

    好个高澹,这话中满是凶戾,本以为对方会做个仁厚贤人慈悲济世的样子,却没想到他根本不屑于去装,他发自内心的觉得他杀的人不算人。

    “好,不杀人,只杀牲畜。可不抢掠,粮从何而来?”樊筠问,“你们一路劫掠的粮仓,是多少人的口粮?现在全数进了你们的嘴巴里,本官可听过不少你们袭击粮仓的事情。”

    高澹依然面带微笑,重复问了一句:“‘这是多少人的口粮?’樊大人此话,可能有些天真了。梁国宁愿人饿死,也不会开仓放粮,因为一旦某地有开仓放粮的事情发生,就会有大批流民蜂拥而至,造成哄抢,引发命案。为了一劳永逸,他们不愿意开仓放粮。既然不愿意济粮,那这些粮会用来干什么?当然是供养军队。”

    “待梁国大军压境,那些粮仓中的每一粒粮,都会助力梁国士兵多杀一个武国士兵。”

    “这么说,你这是在帮助我武国削弱梁国的兵力?”樊筠失笑,“好一张巧嘴,好一通诡辩。”

    “并非诡辩,只是要将我做的事情说出来罢了。”高澹道,“方才所说的只是无关紧要的东西,百姓为谋求生路而袭击粮仓,这不算抢,是在拿回百姓拥有的东西。既然是‘拿回’,何来争抢一说?”

    樊筠忍不住为对方的理直气壮鼓了鼓掌。

    高澹也不知经历了什么,不仅能做到体恤下属收买人心,而且还心黑手狠,说话做事儿居然这么灵活,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你认为自己所做的是为民奔走,为人谋利的好事?”樊筠又问。

    她以为以对方的厚脸皮程度会大言不惭地直接认下,却没想到高澹思索了一会儿,才作答:“高某不敢这般自命不凡。”

    “在其位谋其事。高某从前不过是一无名小卒,从未想过为民奔走,为人谋利。只是家中遭逢变故,我落入流民之中求生,身边居然聚拢了一批人,既然他们信我,我就不得不为他们考虑。”高澹道,“不管樊大人信不信,高某所求,不过是一个问心无愧。”

    杀人是为了问心无愧,直接抢粮仓也是为了问心无愧。

    现在投武,更是为了问心无愧。

    “好一个问心无愧。”樊筠轻声道,“不如开诚布公,少一些试探,多一些真诚。本官想问,你为何要投武?”

    高澹神色不变,眼神不改,道:“因为武王在做正确的事。在下也想请问樊大人,以您之见,什么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

    只看短期,当然是分化流民为当前大事,若看长期,“捉妖除妖”一事贯穿始终。由上至下,由表及里,全民参与,在目光可及的数年之后,不光是武国,所有诸侯国都要为此而奋斗。

    “除妖。”樊筠深深地看着高澹。

    高澹道:“不仅是除妖,还要将妖所依托的势力通通拔除。”

    他已然明白过来,姬初寒为什么会在那简短的字条上写上那样几句话。

    敌在何方?敌人当然不是武国。

    联想到梁国的一系列举动,高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传说皇太后谭闻秋控制了燕皇姬瑯,姬麟主持了讨伐旧梁之战,然后又封了新梁王,天下谁不知道梁王就是皇党?

    可真相揭露,皇党摇身一变,变成了妖党。

    那梁王呢?主子都变了,狗能不跟着变吗?梁王也只能是妖党!

    敌在大燕,敌在梁国!

    高家对于妖来说可能就是一粒尘埃,铲除高家甚至不一定是妖党指使,极有可能就是梁王姬桓基于个人喜恶做下的事情。

    可是高澹可不是什么祸不及家人的活菩萨。

    既然醒悟过来梁王是妖党,他就要把整个妖党一窝端!

    他人微言轻,凭一人之力,当然不可能做到这种事情,所以他需要找一个投效的对象,借对方之力成事。姬初寒已经为他指明了路——武国!

    这段时间以来,高澹明白了许多许多事情。

    武国为什么偏偏指名道姓要和姬初寒联姻?姬初寒为什么偏偏对他做出那种暗示?

    姬初寒一定也投靠了武国,这就是唯一的答案。

    再联想到天命归武,武王登基,高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天命真的归武啊!此时不投效,更待何时?难道真要等武国扫平天下再去投靠吗?

    高澹从不是瞻前顾后之人,他已经交出了自己的投诚书。

    “高某给武国送了一份小礼。”他又一次道,“若无我杀掉那六名匪首,一旦武国接受流民,那些人就会混迹在普通人之中趁机起事。他们或许对武国产生不了什么危害,也不足以让这个国家伤筋动骨,可终究是一个麻烦。高某愿尽全力,为武国扫平一切可能的障碍,包括路上绊脚的小石子。”

    他对樊筠拱手:“还请樊大人将我投效之心禀告武王,高某愿为武王效犬马之劳!”

    樊筠对他说出这种话并不意外,可她并不着急应下,反而道:“你还有一事未禀。你从头到尾,不提及自己身世来历分毫,为何遮遮掩掩,何不细细说来?”

    高澹早知她会有如此一问,便道:“在下身世来历复杂,想要亲口告诉武王,还请樊大人谅解。若樊大人不信,在下也可书信一封,请大人帮忙转交给武王。”

    樊筠眉头微皱,正要说话,且听旁边屏风后传来细微的脚步声。

    她连忙从主座上起身,走到一侧垂手立着。

    而随着她的起身,一个外表极其年少的女孩走到了主座前,平静地坐下了。

    高澹大感惊愕,不可置信地盯着她瞧。

    她手搭座椅扶手上,眼神无波:“现在你可以说了,你的身世来历。”

回目录:《天命在我》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