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天命在我 > 正文 第354章

天命在我 正文 第354章

所属书籍: 天命在我

    第354章

    商悯收到姜国主的求援信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准备援军事宜了。

    姜国国土面积比娄国要大一些,需要的兵马也更多。抗击妖魔当然不能全是武国人的事,姜国必须在其中出力。

    姑姑告诉她,姜国国主是个性情小心恭敬的人,没有什么大抱负,只想着偏安一隅,这样的人会很好控制。

    但是这样的人也会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就是短视、自私。

    姜国人可用,姜国这些年也一直被武国控制着,不管是宗室还是民间通婚都很频繁,武国也确实有能用到姜国的地方,其国境内的煤矿和铁矿就是很好的资源。

    商悯正琢磨着此事,突然边境传来急报。

    她拿过信一看,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国君携带家眷跑到武国求庇护,在这个即将开战的节骨眼上?”商悯只感觉匪夷所思,以至于看着情报上白纸黑字的字,她还是情不自禁问,“真的假的?”

    “这么离谱的事,编也编不出来,应该不是假的。”赵素尘看了递过来的情报,也是无语了。

    随着情报一起送过来的,还有国君的亲笔信函,姜国主言辞恳切,细细在信中述说着姜国的难处,除了说着姜国的难处,他还表达了投效武国之心……

    总之,字里行间恨不得为武王肝脑涂地,使人见之落泪闻之感动。

    商悯沉默了,哑口无言。

    她见过很多无耻的人,曾经也以为站在高位上的人会更顾及体面,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站在高位上的人,只是更懂得了伪装而已。

    他们会粉饰自己的手段和目的,给自己戴上虚伪的假面,正因为比较要脸,所以才会戴上假面。像姜国主这样把厚脸皮摆在明面上的人,实在是不多见……

    紧接着送来的,还有一份姜国内部的密报,是出自武国宗室成员之手,宗室内部联姻的不少,那左边城的城主之所以允许姜国主入城,不全是因为对方的身份,还是在给这些武国宗室人面子。

    这封密报上,非常详细地写了姜国主到底是怎么下定决心来武国避难的,包括在朝堂上姜侯据理力争的事也一并说了。

    商悯看完,表情不咸不淡。

    因为心里头实在是无语了,感觉做出任何表情都不足以表现她内心的复杂感情。

    姜雁鸣其实是了解商悯的。

    姜国主不带着人来武国,商悯会给他留几分脸面,还会礼遇有加,但是现在他来了,这脸面也被他自己给抛下了,那商悯也没必要再把他丢下的脸面给拾起来。

    赵素尘道:“王上觉得,姜国主为什么敢来武国,为什么明知道会受到冷待,可是还要到这儿?”

    “还能有什么原因,有恃无恐罢了。”商悯冷笑。

    本质原因不是害怕,而是有恃无恐。

    他们当然是害怕的,害怕那十万鬼方大军给他们的国家造成巨大的冲击,害怕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宗室贵族会就此丧命。这些妖魔和进攻娄国的妖魔不一样,数量更多,而且状态似乎更疯狂。

    可能是被武国庇护太久了,姜国人也把自己的位置给放得太重了。

    以至于姜国主认为得到援助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武国不帮助他们抵御妖魔,最后遭殃的只会是武国,姜国国破家亡,武国百姓也会跟着遭殃。

    他们来到武国,正是因为觉得就算他们弃国而逃,武国也不会对姜国坐视不理。

    如此理直气壮,如此厚颜无耻,实在是让人惊叹。

    商悯失笑。

    武国当然要帮姜国,但是要避免姜国视他们的援军为理所当然。

    “既然他们弃国而来,那么这个国,他们也就不用要了。”商悯一句话石破天惊。

    连赵素尘也擡眸看向她,柔和的面庞闪出惊讶的神色。

    “来人,去叫拟诏文官来。”商悯语气平稳。

    内侍一出大殿就狂奔去叫人,没过一会儿,那名官员就满头大汗地小跑进了大殿,匆匆行了一礼,“请王上吩咐。”

    “姜国国主弃国而逃,此先却大言不惭请求武国发兵援助。姜国人不为姜国流血牺牲,却要我武国冲锋在前,这致我武国百姓于何地,致武国将士于何地?”

    “姜国国主不顾百姓安危,是为不仁。表面求援,实则有胁迫我武国发兵之心,罔顾友邦之谊,此为不义。妖魔未至却临阵脱逃,为人庸懦,品德有缺……武国拒绝出兵。”

    下方文官拿着毛笔的手一顿,紧接着整理好词句,继续写在了纸上。

    商悯话锋一转,“然姜国国主不仁不义无忠无德,我武国却不忍看姜国无辜将士被妖魔屠戮,更不忍百姓陷于妖魔之手。姜国人的国当由姜国人来救,若来到武国寻求庇护的姜国人愿意披甲上阵杀敌,武国可既往不咎,派兵援助。”

    文官整理好措辞,一气呵成,将写下的信交给商悯再次查看。

    随后这封信被封了信匣,商悯思量着:“派姬令韬为使,前去边城,向姜国主传达本王的意思。”

    此举非常不同寻常,如果只是一封申斥的信,根本不需要派遣使者。

    而且商悯派遣出的使者,身份还是如此特殊,可以说是她的亲信,亲舅舅。

    此信不单是为了申斥,只怕还另有目的。

    又过了片刻,姬令韬来到了行宫,进了武王的书房。

    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和武王以及右相商谈了什么事情,总之当天,他就带着这封信快马离去了。

    姜国主心急如焚,连续好几日吃不好睡不好,在这边颇受冷遇。好不容易等到了回信,随信一同前来的还有武王的亲舅舅姬令韬。

    听说此人在宿阳的时候怀才不遇,碍于皇帝打压不敢冒头,到了武国之后则大展拳脚,官风颇正。

    一看到来了这么一个使者,姜国主大喜过望,以为武国对姜国的重视还一如从前,然而姬令韬当着他的面念完了武王的信。

    那些字像一个个钉子似的,把他给射到千疮百孔,他的表情一点一点凝固了。

    “若我们愿意出城迎敌,武王便愿意发兵?”他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

    多年养尊处优,他连弓箭都拉不开了,让他们这些人上阵杀敌,武王怕不是想让他们直接去送死吧?

    姬令韬离开后,秘密拜访了姜国主逃难队伍里的几个人,随后就在边城之中停留,拒绝任何姜国人的会面。

    姜国主急得团团转。

    不过当国君的好处就在这儿了,当国君团团转的时候,总会有底下的官员跟着他一起团团转,急国君之所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刚听完武王给姜国主写的信之后,在场的人齐齐陷入了沉默。

    姜国主也是没办法了,他喃喃:“咱们就在这城里头不出去,难道武王还能逼咱们出去不成?难道她还敢把我们给赶到外头送死吗?我们出不出去,武国都得援助姜国,除非他们想看妖魔取道姜国攻伐武国……”

    他也是昏了头了,这话一说出口他就意识到不妥,果不其然,大臣们大惊失色。

    “万万不可啊!”那最开始劝他弃国而逃的大臣匆忙制止。

    “姜公,武王可能干不出来把我们驱逐出城的事情,但是您那么做,怕是……”

    怕是也活不了了。

    “此举相当于彻彻底底得罪了武王,让她认定姜国确实有胁迫之心,乃至是不臣之心,非但不能保得性命,反而会引起武王的猜忌!”

    “那该怎么办?”又有大臣颤声问,“难道真的要遵从武王的命令,披甲上阵去送死吗?”

    死一般的寂静。

    在场的众多人皆是身份贵重,骑马射箭顶多是爱好,真上阵杀敌,只怕一个照面都撑不下来就死了。

    武王这是没有给他们留退路吧……

    突然有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冒了出来,“要是我们给武国好处呢……”

    “姜国境内煤铁两矿,产量极大,我们将矿藏献给武王,感谢武王的恩情,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每年上供的那点儿分量不够武国出兵,只怕要将两条矿脉整个奉上,才能够打动武王之心。”

    “好,就这么办!”姜国主当即拍板决定,然后立刻派遣大臣去见姬令韬。

    接着就吃了个闭门羹。

    姬令韬身边的副使听到他们的条件后似笑非笑,一句废话都没说,只做了个手势:“请回吧。”

    这是拒绝?但好像也没有明着拒绝……没有明着拒绝,那就是对条件不满意。

    大臣回去之后,姜国主又紧急召集身边的人商讨对策,他们核对了一下国库的银子和每年收取的赋税,最后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国家的命脉都送了出去,煤矿和铁矿,他们的国库都是靠卖煤和卖铁才不至于空虚。这是他们国家最重要的东西了,再送该送什么?

    难道是……国土?

    有官员恰到好处地提出了这个观点:“如果割城献地,是否可行?”

    姜国主大受刺激,叫道:“这怎么能行?!”

    姜雁鸣旁观,心中苦笑不止。

    然而局势并没有留给他们过多思考的时间……

    姜国和鬼方开战了。

    姜国士兵先前已经得到了武国的捉妖术教导和符箓援助,刚开始勉力可以支撑,但是妖魔不怕死也不怕受伤,人族的士兵却会受伤,也会士气低迷。

    再这么下去,姜国真的要国破家亡了。

    这次鬼方那边似乎采用了分散战略,没有将兵力集中到一城一地,而是分成小支军队,以游击战术不断打击姜国军队的士气。

    同时为了避免武国发兵救援,还有一小支鬼方军队来到了姜国主所在的边城,他们并不进攻,而是在远处安营扎寨,虎视眈眈。

    姜国主左右摇摆之际,突然得到了城主的消息。

    “真要我们……上阵杀敌?”

    姜国主脸色煞白。

    他们居住的地方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被武国的军队包围了起来,刀剑长矛指向了他们,似乎要把他们强行驱逐出城。

    姜雁鸣再也忍不住了,排众而出,“姜雁鸣愿出城杀敌!请武国援助姜国!”

    “不行!”姜国主大喝。

    姜雁鸣是真对自己的父亲感到绝望了,他回头望过去,表情一片空白。

    姜国主已经暴跳如雷,指着身边的一众官员道:“寡人带你们来武国这个安稳之地,现在你们该回报寡人了!寡人以国君的身份命令你们,立刻出城迎敌,不得延误!”

    众人一静,哭喊声如锣鼓一般沸腾着,一时间各种尖叫哀求哭喊冲入所有人耳中。

    城主的表情始终如铁一般坚硬,他对着姜国主礼数周全地拱手:“既然是姜公命令,那么臣子就必要从命,逃避姜公命令者便是逃兵,依照律法可格杀当场。”

    当这群大臣被驱赶到城门之下的时候,城主特意邀请姜国主去城门楼上观看战场。

    其实被驱赶出去的人不算多,两百余人而已,都是些和宗室没什么血缘关系的大臣,尤其以鼓动他弃国而逃的那些大臣为主。

    姜国主突然明白了。

    各国有各国的用处,姜国的用处就在于听武国的指挥,这就是小国的命运,如果国君不听话,或者自作主张,那么就会沦为弃子。

    远处的鬼方士兵也注意到了动静,城门开了一条缝,那两百人像鱼一样被推出了城。

    有刀剑长矛哗啦啦从城墙上被扔了下来,这就是给他们防身的武器。

    人们看到了武器,争先恐后地扑了出去互相抢夺,而在他们抢夺的同时,远处的鬼方士兵像恶狼一样扑了过来,跨越一长段距离,一路上冲出降雨地雷阵和投放而下的火弹,杀向了他们。

    入目尽是血色。

    姜国主几乎是被逼着趴到了城墙上,看到下方的景象,他两眼一翻,竟然直接趴在墙上晕了过去。

    “……这么胆小?”城主看向姬令韬,“大人,这怎么办呢?”

    “把他叫醒,继续看,直到那两百人死完。”姬令韬的话语没有一丝一毫的温度。

    城主当即就让人把冷水泼在了姜国主脸上。

    他醒了,然后又尖叫了一声,狂吐不止,很快又晕了过去……

    也不知被折腾了多久,等姜国主醒来时,他浑浑噩噩,呆呆地看着房梁,接着像诈尸了一样一把抓住身边人的手道:“去……去请姬令韬来!寡人愿意了,寡人真的愿意了……你问他,你问他要割多少地,赔多少银子,寡人都答应,你快去问!”

    “不必劳烦姜公身边的人,臣就在此处。”一道温和的声音传入他耳中。

    姜国主一愣,惨白着一张脸看过去,“要多少才够……大使说个敞亮话吧,寡人实在愚笨……”

    “割多少地,取决于您对武王有多大的诚意。”姬令韬目光和善。

    姜国主干笑一声,“姜国上下对武王的忠心日月可鉴,只要武王想要,没有寡人不给的,哪怕是献出姜国一国又何妨?只是武王如此仁厚,想必也不肯收下这么大的……”

    他每多说一个字,姬令韬脸上的笑容就更盛一分,姜国主的内心就更沉一分。

    他终于搞清楚了。

    武王她,想要的不是什么煤矿铁矿,也不是几个城池或者几十万人口,她要的,是姜国的全部!

    可是他是姜国的国君,他有爵位在身,他是燕皇亲封,圣人后代,世袭罔替传承疆土……他可是姜国的主人啊!

    但是他现在全部的身家性命都攥在了武王的手里,他那些小心思在武王看来也太可笑了。

    他已经没有了回头路。

    姬令韬道:“王上仁慈,愿保留姜公爵位,让您一家上下衣食无忧。”

    姜国主恍惚地看过去,当触及姬令韬没有波澜的眼神,他就知道自己不能再拒绝了,现在答应他还可以保留爵位,如果他不答应……

    等待他的恐怕就是和姑姑一样的结果,突发恶疾,暴病而亡!

    姜国主失去了全身的力气,瘫倒在床上:“求大人给我点时间,让我好好想想,好好想想……”

    姬令韬看了他一眼,平静地离去。

    姜国主马上把自己的亲人们召集到了跟前,连带着许多宗亲也叫到跟前。

    本来就不算大的屋子一下子拥挤了起来。

    姜雁鸣听完父亲讲述的事情,脸上已经没有任何表情了。

    武王吞吐天下之志,早已显露端倪。

    娄国求援,武国便驻兵娄国,在那之后,武国的军就再也没离开过。听到妖魔来的消息的时候,他就想过,武国会不会也对姜国如此。

    他总觉得不至于,因为姜国一向很听武国的话,对于不听话的国才需要驻军。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武王的野心。

    原本事情或许不至于走到这一步,但是从父亲要弃国而逃开始,事情的走向就再也不受控制了,来到了武国,谁能活谁不能活,全凭武王心意。

    “真的要把姜国都献上去?”大哥的表情都扭曲了。

    “我们已无路可走。”姜国主道。

    大哥嘴里含着什么话没说出来,姜雁鸣一猜就猜到了,大概是:“姜国没了,那我怎么办……”他毕竟是继承人,对自己将来要必定继承的东西有点念想是很正常。

    可是这个念想也是要命的。

    “去取寡人的传国印玺来……”

    等到那一方宝印被取来,姜国主也命人再次叫来了姬令韬。

    他挣扎着爬下床,双膝向临宁城的方向下跪,颤抖道:“请大人将印玺交给武王,我姜氏一族愿对武王世代效忠。”

    “王上一定会将您的忠心牢牢记在心里。”姬令韬面带微笑,收下了印玺。

回目录:《天命在我》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