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吉祥如意 > 第四卷:入青云 第一百一十二回 磨菜刀逆战旧噩梦,扶哥魔舌战崔夫人

吉祥如意 第四卷:入青云 第一百一十二回 磨菜刀逆战旧噩梦,扶哥魔舌战崔夫人

所属书籍: 吉祥如意

    第一百一十二回:磨菜刀逆战旧噩梦,扶哥魔……

    第一百一十二回:磨菜刀逆战旧噩梦,扶哥魔舌战崔夫人

    这样痛苦的过去,如意娘恨不得喝了孟婆汤忘记。所以,她从来不跟任何人提起过往,很多人误以为她就是府里的人。

    偶尔午夜梦回,如意娘梦到自己没有从罪恶的家族逃出去,儿子被夺走、女儿被扔进了马桶,多少次从梦中惊醒,看到身边躺着吉祥如意两个小孩子,她会无声的大哭,然后把两个孩子拥在怀中。

    别人都赞她把吉祥如意两个孩子养的很好,身体健壮,还有出息。

    但是如意娘觉得,是这两个孩子治愈了她的不幸,她对他们好,就像她对年幼的自己好一样,借着养两个小孩,把小小的自己重新养了一遍。

    她其实养了三个小孩。

    吉祥如意,是她对这两个孩子的祝福,也是她小时候从未有过的东西,她希望孩子们能够拥有。

    这十五年来,有鹅姐拉拔着,有九指等这样的好邻居互相照应着,吉祥和如意也都争气,如意娘过上了连做梦都梦不到的好日子。

    尤其是这几年,她已经不再做噩梦了,好像痛苦的过去只是她的前世,一切都过去了,她已经投胎转世,开始新的人生。

    直到今天,她第一次看清了东府侯爷寿宁侯的脸,第一次听到他说话的声音,她的灵魂猛地被抽走了,回到了噩梦般的过去!

    那个一掷千金买下她的初次,并不准她生下孩子的京城少年,居然是年少的寿宁侯!

    耽于酒色的寿宁侯身体有些发福了,不过相貌轮廓还是以前的模样,声音也没有多大的改变,如意娘立刻认出了他,那是她的第一个客人,她陪了十天,每次侍寝之后,他的小厮会给她灌药。

    她不可能忘记。

    不过,东府侯爷好色,他完全不记得二十多年前因猎奇,曾经在泰山睡过的女人。纵使站在他的面前,也丝毫没有印象了。

    “如意娘?你怎么了?这墙根有青苔,衣服都蹭脏了。”

    如意娘猛地从回忆中惊醒,那个传口信送扇子的婆子已经回来了,而她不知何时靠着墙根、双手抱膝的坐在一块石头上,脸色很难看。

    如意娘连忙站起来,“可能是最近几天太累了,站一会就想坐着,没事,我回去把衣服洗干净就好。”

    那婆子依然挑着两个食盒,跟如意娘回到了四泉巷,如意娘给了婆子打赏,然后关了门,跌坐在炕上。

    痛苦的回忆将她包裹着,她就像溺水似的,沉浸在过去的噩梦里难以自救。

    “如意娘!吉祥晚上要回家吃饭!”

    鹅姐掀起门帘,匆匆赶来,天气暖和了,她的额头都是汗,气喘吁吁的,就没有注意到如意娘的异样,说道:

    “哎哟,我是顶着大毒日头回来的,出了一身汗,我先回去把夹衣换下来再帮你准备晚饭,我看这天都能穿单衣了。”

    鹅姐风风火火的来,又风风火火的走,听到她的声音,如意娘就像溺水的人得到了别人抛下来的绳子,立刻牢牢抓住绳子往上爬,终于出来了!

    如意娘如梦初醒般大口大口的喘气,换上干净的衣服,她立刻奔向厨房,拿起好几天没有用过的菜刀和一块磨刀石,直奔四泉巷里的井亭,嚯嚯的开始磨菜刀!

    一拿起菜刀,如意娘就觉得方才还飘飘荡荡的灵魂顿时归体了。

    菜刀是她最熟悉的东西,也是她谋生的家伙,她靠着菜刀做出了美食,把吉祥如意这双儿女养的健康强壮。

    也靠着菜刀出去给人做大席,赚了银子,她家如意从小到大的吃穿用度,跟普通人家的小姐差不多。

    也是靠着这把菜刀,她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即使在能人辈出的颐园大厨房,也有她的立足之地,几道拿手菜上的了台面。

    如意娘把菜刀磨锋利了,回厨房给严婶子送给她的火腿做改刀,精湛的刀工,将一片片的火腿剔的薄如蝉翼,宛若透明。

    这时鹅姐换了单衣过来了,“哟,你都开始了,也不等等我——今晚烧五个菜就行了,我去年胖了太多,今年不敢乱吃了,都说千金难买老年瘦,我得注意着点。”

    如意娘把薄透的火腿片递给鹅姐,“尝尝,这个火腿香的很,严婶子说是云南那边的,可以生吃,好吃的,咱们这边的天气做不出来这个味。”

    鹅姐看着胭脂般的火腿片,没忍住,吃了一片,入口细腻,满口咸香,也不顾上什么“千金难买老来瘦”,一连吃了三片。

    “行了行了,再吃又胖。”鹅姐挽起衣袖,“说吧,我能帮你干些什么?不能光你一个人忙活,花姨娘说既然吉祥今晚要回家,就准了我半天假。哎呦,还真没想到,我还有沾儿子光的时候。”

    以往都是鹅姐听说“你家吉祥又又跟谁打架了”等等,她急匆匆赶回家里,抡着鞋底到处找闯祸的儿子,还通常找不到,然后气急败坏的赶到二门当差。

    如意娘说道:“吉祥好容易回家一趟,五个菜怎么够呢,至少烧十个菜——晚上把九指和长生都叫来一起吃。鹅姐,咱们一起上街买菜吧,买些新鲜的肉,鱼,还有鸡回来,晚上大家好好聚一聚,上一次这样还是过年的的时候呢。”

    两人女人,每人都拿着一个菜篮子,还亲亲热热的挽着手,边说边聊,往集市方向去了。

    路上,鹅姐说道:“我怎么感觉你今天话有点多。”

    如意娘是故意的,她着急忘记噩梦,就忍不住多说话,这样脑子就没有功夫去想不堪的过去。

    如意娘笑道:“我这几天在颐园大厨房帮厨打杂,每天都能给如意开小灶,亲手给她做饭。加上又听说吉祥出息了,升为管着五十个人的总旗,都叫他吉总旗,我这心里呀,说不出来的高兴,话就多了嘛。”

    儿子终于有出息了,鹅姐这几天也是神清气爽,眉眼都是笑意,不过嘴上还是谦道:“什么总不总的,朝廷又不认他这小官,不是什么正经军衔,也就在豹子营内部这样叫罢了。说出去让人笑掉大牙。”

    如意娘说道:“爱笑就让人笑去,看他们有多少大牙可以笑掉。等将来吉祥有了功劳,不愁没个正经军官做。这孩子才十五呢,未来可期。”

    鹅姐说道:“不只是你这么说,就连花姨娘,还有崔夫人也是这么跟我说的,都夸我生了个好儿子,唉,也不晓得你鹅姐夫听到这个喜讯,会高兴成什么样子。”

    鹅姐虽然一生气就要鹅姐夫跪搓衣板,但是三年没有音讯,鹅姐还是挂念的。

    如意娘劝道:“鹅姐夫估摸也快回来了,这不正好双喜临门嘛,老公儿子都有出息,鹅姐可以享清福咯……”

    两人聊着聊着,到了集市,开始买菜,首先买了一只大公鸡,要摊主现杀放血、开水烫毛拔毛,然后买了两尾黑背鲫鱼,用来做汤;买了一只羊腿,烤着吃;还买了一张猪皮,做柳叶鲊的时候用。

    买了新鲜芥菜,用来包饺子;春韭菜,做韭菜羊肉烧饼;香椿芽儿,炒鸡蛋用的……等把两个菜篮子都装满了,再回到卖鸡的摊子,那只大公鸡已经处理干净了,回去直接砍就行。

    菜篮子放不下,就用稻草捆扎住两个鸡爪子,倒提着白生生的大公鸡回到了四泉巷。

    鹅姐坐在小杌子上摘菜,如意娘拿起磨好的菜刀,麻利的劈砍、分解了大公鸡,丢在一个陶锅里小火慢炖,炖出一锅香浓的鸡汤,用来当做做菜的高汤。

    只要开始烧菜,如意娘就心无杂念,全心全意把菜做的好吃。

    一下午,如意娘就整治出来一桌十个大菜的酒席来!

    从颐园大厨房提过来的吃的都没有动,全是如意娘现做的新鲜菜。

    鹅姐先去学堂把长生接回来,不一会九指也回来了,到掌灯的时候,吉祥终于回来了!

    他依然穿着豹子营特有的军服,豹纹战裙格外显眼。

    “一,二,三……”长生用手指着豹纹战裙,数着裙子上的斑点有几个。

    九指围着吉祥转圈,啧啧欣赏着少年军人的姿态,“好看,这战裙非得像吉祥这样高高的个头、紧窄的腰臀、长长的腿穿的才好看,若是像我这种已经开始发福的身体,能把战裙穿成围裙的样子。”

    吉祥被九指夸的不好意思了,“九指叔还是老样子,那里发福了。”

    九指高兴,拍拍吉祥的肩膀,“今晚咱们喝几杯。”

    吉祥说道:“我还在当差,要保护王公子,不能喝酒,吃了饭还得马上回西府外书房,不能在家里过夜。”

    如意娘说道:“那就赶紧吃饭,多吃点——你们吃不吃夜宵?我给你们做好送过去?”

    吉祥忙道:“不用您忙活,那边归西府大厨房管着饭,想什么时候吃都行,再说王公子很快就要回苏州了,我的任务就要完成了。”

    鹅姐问道:“王公子一走,你就要回豹子营?你们没有假吗?那些当官的每隔十五天还有个沐休日呢。”

    鹅姐毕竟是母亲,舍不得儿子,希望他能在家里多待一天。

    吉祥说道:“目前没有,我们才操练了一个月,张公公要我们多练。我武艺不错,但是枪法很差,赵铁柱跟我相反,他天生神枪手,我们在营地互相学……”

    看着儿子眉飞色舞的讲述自己在营地的操练,鹅姐又骄傲又心疼,她很想好好抱一抱儿子,但又不好意思。

    倒是宴席散了之后,吉祥要回外书房了,临行时,如意娘忍不住抱了抱吉祥,少年的身体略显单薄,但是如意娘觉得很可靠,很安全,暗道:

    有了吉祥和如意,我下辈子一定很幸福,过去就让它过去吧!横竖东府侯爷早就不记得我了!

    送走了吉祥,如意娘和鹅姐回屋收拾饭桌,如意娘抱住了鹅姐。

    把鹅姐吓一跳,“你这是做什么?”

    如意娘笑道:“别以为我瞧不出来,你想抱吉祥是不是?我替你抱了他,现在把这个怀抱再传递给你,你就当抱着吉祥了。”

    鹅姐轻轻拍了拍如意娘的胳膊,“你今天真是奇怪,从来没有见你这样话多、小动作也多。反常的很,什么抱不抱的,我才不稀罕。”

    不过,话虽如此,鹅姐还是伸手回抱了如意娘一下,就当抱过吉祥了。就跟“千金难买老来瘦”但一口气吃三片火腿一样,鹅姐向来是“说一套,做一套”。

    是夜,鹅姐就睡在如意娘这边,两人同塌而眠,聊着两个孩子,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如意娘没有做噩梦。

    不过,这一晚西府崔夫人没有睡好,她今天跟西府侯爷吵架了。

    无非还是东府借钱的事,东府侯爷今天又过来借钱了!

    上个月借的三万两银子还没有还,今天侯爷又借出去两万!

    更气人的是,这次又是答应借出去之后,侯爷才告诉崔夫人的。

    西府侯爷说道:“……等五万盐引下来,大哥一并就还了。”

    在崔夫人看来,丈夫是帮扶哥哥扶魔怔了,忍不住说道:“就五万盐引而已,到现在皇上都没批,可见以后也不会批了。咱们家一共借出了五万两现银,就别指望东府会还,就当给出去吧。”

    皇亲国戚奏请盐引,很平常的事情,崔夫人的母亲永康大长公主也奏请过,公主府的开销也很大,靠每年两千石的俸禄是远远不够的,时不时需要向皇帝伸手要盐引矿山什么的换钱。

    有时候皇帝不批,但是会看在血亲的情分上,给点官田什么的作为补偿,不可能一毛不拔,除非对这个亲戚有意见,不想给。

    像东府侯爷这种奏请之后一直留中不发,没有任何后续的,那就是皇帝不想给啦!

    崔夫人实话实说,西府侯爷觉得伤了大哥的面子,听了不舒服,“你的意思是说东府会赖着不还?”

    崔夫人毕竟是公主之女,不会一直忍气吞声,“我可没这么说,是侯爷您自己说的。我只是不指望东府还钱罢了。”

    西府侯爷说道:“这有什么区别?我若不借给东府,东府还得靠老祖宗的面子再去奏请盐引,现在老祖宗病成这样,你忍心再看老祖宗再操心?”

    说的崔夫人一股邪火上来了,“老祖宗晕厥,是我气的吗?反复奏请盐引,是我要奏的吗?怎么非得把我也扯上?我可担不起这个罪责!”

    西府侯爷听的脸红,说道:“怎么跟你没关系?若不是你哭着去找老祖宗,说宗院要被刘瑾带到内行厂去了,老祖宗会跟着你来到正堂应付两个太监?”

    崔夫人冷笑道:“老祖宗分明是大哥吩咐来禄去请的,我去只是巧合。侯爷难道不心疼宗院?难道就坐视他跟着王公子一起去内行厂受罪?”

    西府侯爷又羞又怒:“还不是你娇生惯养出来的孽障!原本刘公公是来咱们家查案,为张家平反昭雪,这个孽障非得拉着王公子出来在刘公公面前晃,这不是故意点刘公公的眼吗?”

    崔夫人气的发抖,“我一个人养出来的孽障,他为什么不叫崔宗院,叫张宗院呢?”

    “你——”西府侯爷语塞,拂袖而去,晚上在花姨娘院里歇息。

    崔夫人也窝了一肚子火,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次日,王延喆和王延林都收拾打点行李,并向东西两府辞行,明日就要坐马车去通州登船回苏州了。

    千里迢迢、舟车劳顿快一个月才到京城,原本打算多住些时日,结果因刘瑾对王延喆发难,王家兄妹住了七天就要回去了,回去的路上又得折腾一个月。

    老祖宗强撑着见了王家兄妹,“这次是我们张家招呼不周,慢待了贵客。”

    王延林说道:“老祖宗千万别这样说,这七天有如意在颐园陪着我玩,吟诗作画,把园子都逛遍了,和三个外甥女一起行酒令,很是开心。”

    王延喆也说道:“有宗院陪着我,还有吉祥保护我,还亲眼见到豹子营打内行厂,这种热闹,在那里瞧去,来京城一趟,也算是见过世面了。老祖宗莫要挂念,我们一回苏州,就写信给老祖宗报平安。”

    老祖宗依依不舍,但也晓得现在不是留客的时候,她苦心经营张家人脉关系,想拉拢王阁老、以及苏州王氏这种书香世家,都因曹祖诬告案而引发的一系列风波而竹篮打水一场空。

    路途遥远,自己身体又不好,很有可能这是最后一次见到王家兄妹了。

    想到这里,老祖宗又觉得头脑发晕,来寿家的见老祖宗脸色不好了,连忙说道:“没事的,这不还可以通信嘛,等老祖宗养好了身子,就去江南玩一玩,都说江南风景好,到时候我沾老祖宗的光,也跟着下江南去。”

    这肯定是没谱的事儿,但总比黯然伤神的好,老祖宗点点头,问道:“明天谁跟着车?”

    来寿家的说道:“依然是老祖宗派去苏州接他们的人马,送也是他们,都是办事办老的人,必定稳妥的。只是明天多了如意姑娘和吉祥,他们会一跟着到通州码头,送上官船。”

    老祖宗就把吉祥和如意都叫进来,叮嘱几句。

    吉祥如意一进来,已经老眼昏花的老祖宗都不禁眼睛一亮:好一对儿女!好个精气神!

回目录:《吉祥如意》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