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书评

《簪中录》:全篇剧透,复盘第一个案件

来源:豆瓣 作者:阿夏2021

先简单点评一下这本小说。作者对悬念的把握很不错,文笔流畅,读起来十分顺滑。情节多头发展,各条线索之间千丝万缕却并不杂乱。就破案部分来说,作者没有让主角“开天眼”,而是把所有线索都实打实地埋在文字里,这点在一本言情小说里非常难得。不过短板也很明显,作者善于叙述,但描写能力稍弱。无论男女,写美貌总是发光耀眼;女主的回忆场景永远是阳光洒落、树影斑驳的那一套,洒满了整整四本书。至于言情部分,写得有些咯噔,让人感觉作者其实更想专心讲破案,只是为了吸引读者才硬加了感情线。

案情方面,结局是意料之内,情理之外。出场人物本来就不多,还不断死人,到最后除了主角群只剩一两个人,谁是凶手基本一目了然。但因为人物设定存在割裂感,导致结局虽然合理却让人觉得别扭。以下是我根据记忆做的案件复盘,以及对其中Bug的分析。

【案件复盘】

凶手:王皇后

经过:

王皇后出身舞伎,嫁给了穷书生,育有一女。因生活潦倒,在故友的帮助下进了王家演艺,机缘巧合被当时的王爷(现任皇帝)一见倾心,误以为是王家亲戚。为了巩固权势,王家顺水推舟认下了这门亲戚,把她嫁入皇室。几年后,王皇后凭借手腕与机缘一路登顶,成为后宫之主。

身居高位的她一直惦念着被自己抛弃的女儿,便动了心思要为女儿谋一条好路。恰逢夔王选妃,她安排女儿假冒王家亲戚进京。为了掩盖真实身份,她让旧时故友去乡下接女儿。

被遗弃的女儿心有怨怼,便让一起逃难的姑娘代替自己进京。而这位姑娘,正是夔王在战乱中曾救过的那位少女之一。

假王妃入京,成功被夔王选中。而知情的王家二公子意识到这桩“假亲戚”身份一旦暴露后患无穷,于是在古庙装神弄鬼试图吓退假王妃。

王皇后也想让假王妃金蝉脱壳,便策划了一出“神鬼闹事”的伎俩,暗中接走了假王妃。夔王身上本就有“孤星诅咒”的流言,这一闹,众人更信以为真。

随后,清理后患:

王皇后派人杀了当年接女儿进京的故友。

另一个认出她身份的歌伎,也被下毒毒死,尸体被冒充成假王妃,企图瞒天过海。

女主一行通过推理,发现故友死因不简单,并推断出假王妃的身份,于是安排知情人写信,试图请真正的女儿进京揭穿真相。不料王皇后先下手为强,杀死了亲生女儿,抛尸于河畔。

最终,真相大白,王皇后被打入冷宫。

【碎碎念与Bug分析】

最大Bug:亲妈认不出亲闺女?

王皇后离开女儿时,女儿已经五六岁了。十年后,十几岁的少女就算再怎么长开了,五官轮廓也绝不会变到亲妈认不出的程度。作者可能忽略了现实中孩子面貌成长的连续性,这一设定真的非常牵强。

夔王记忆力Bug?

夔王被设定为“过目不忘”,连女主手印都能认得出来,结果却认不出当年逃难途中救过的少女就是假王妃?如果他认出来了还继续选她,那动机何在?如果没认出来,那“过目不忘”也太水了。感觉这本可以成为一条暗线,但作者并没有细写,多少有点遗憾。

王皇后的昏招集合

想让女儿过上好日子,干嘛非要推去当王妃?王家稍微给她安排个中等官宦人家嫁了,不香吗?再说了,去接女儿的人,居然找了旧友知情人?这么高风险的事情,不该找个王家自己能掌控的心腹吗?一连串昏招让人怀疑她怎么能当上皇后。

性格割裂感

故事里,王皇后在平民时期是个仗义热情的人,结果到了宫中,杀伐果断到连故友、旧徒弟、亲生女儿都下得去手。转变太突兀,人物性格显得很割裂。尤其是女儿被杀那段,完全让人感受不到母女之间任何真实的情感。

总结:

总的来说,作为一本言情推理小说,《簪中录》的悬念设置和整体节奏都可圈可点,线索埋得扎实,阅读体验流畅。不过叙事风格单一、情感推进生硬、部分人物动机与行为逻辑不够扎实,尤其结局虽然合理但情理欠通,让人读完有些意难平。

但瑕不掩瑜,整体仍然是本值得一读的作品。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