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朝诗人杜牧的这句诗,一千多年来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
但鲜荔枝的保鲜时限仅有三天,这场跨越五千余里的传奇转运之旅究竟是如何达成的,谁让杨贵妃在长安吃到了来自岭南的鲜荔枝?作者马伯庸就此展开了一场脑洞非常大的想象。
小人物的职场打工血泪史
这本书我愿称之为“小人物的职场打工血泪史”,本书最妙之处就是能贯穿古今,讽喻现代,让人产生共鸣。
虽然描述的是古代故事,但是隐含了现代打工人的艰辛,不管是职场菜鸟被甩锅,还是收到上司的打压欺骗,还是为了完成任务呕心沥血,真真让人看完内心觉得作者也太懂我打工人的艰辛了。
本书第二大妙之处在于它的文采,书中语言非常优美且极具叙事性,想要提升写作能力的本书也是非常具有借鉴性的。
文章开头就描述李善德为了在长安买个房子,安居立业,不惜花光所有积蓄而且借了贷款就是为了能在城里有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不就是现代年轻人打工买房的真实写照嘛,作者称借款为“福德”真真让人觉得讽刺。一个小人物按部就班的上班,没想到未来一件事彻底改变他的一生。
当时的圣上为了博杨贵妃一笑,便想让下面的人能够让美人在她生日时尝到新鲜的荔枝。但当时盛产荔枝的岭南距长安5千多公里,且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没有人会挑战权威,告诉圣人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就这样,上层分发任务,这件事情从一个部门甩到另外一个部门,而李善德的上司接了这个任务,且故意把他灌醉,将这个“送命”的活坑给了他。从此,一位老实巴交的小人物为了家人,为了活下去,开启了他的血泪奋斗史。
从朋友的“假和离”建议到决心一博;
从求助无门,到拿着令牌畅通无阻到发疯般验算;
从充满希望远送到无数马死人上
—-这些无不透露着底层人民的心酸和苦楚。整本书一气呵成,让人读完不禁感叹快哉!
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且感动的一句话是“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如果一个人被逼进绝境,到底是放弃抵抗还是拼死一搏,我想本书给了你答案。
我想说,李善德,遇见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