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书评

《艰难的制造》 科研的理想主义

来源:豆瓣 作者:feiyu默默

《艰难的制造》像是一面镜子,让人清晰看到中国制造业曾经走过的路,也照出多少理想主义者在泥泞中踉跄前行的身影。

劳动密集型企业本身就毛利低微,若要转型做自主研发,所面对的却是一个根本不支持它创新的环境:内部恶性低价竞争、银行融资难如登天、外贸渠道缺乏信用机制……最终还要靠炒房、炒地皮来“养”制造业,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作者没有给出答案,因为这根本不是一句话能解决的问题。制造业的“重资产、低毛利、产业链末端”属性,决定了它注定要处于最辛苦、最竞争激烈的一端。哪怕想要向上迁移至高新技术领域,这扇门也不是随便就能叩开的。它昂贵、缓慢、充满不确定性。

但至少,现在的我们,已经能在政策和市场的风向中感受到一种正在到来的“承认”与“价值重估”。曙光已现,黎明不远。

说实话,看书之前我对中国制造业的困局也略有耳闻:山寨、抄袭、产权模糊、人情至上、效率压倒质量、无合约精神、劣币驱逐良币……但那只是些支离破碎的印象。而这本书第一次让我以极其清晰、沉重又真实的方式直面这些现实,它不是冷冰冰的宏观数据,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家家为生存挣扎的企业。

坚持做实业,坚守技术理想的人,真的是既需要“轴劲”,更需要理想主义。一个人如果心中只有金钱,最终也无法建立起值得托付未来的东西。说到底,社会的发展不靠聪明的投机,而靠踏实的创造。正如某位同事曾说过的:在那个年代,人为什么会违背良心、甚至法律?因为穷。穷带来选择的偏差,人趋利避害是本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问题很多,不是因为中国人坏,而是因为这个国家太苦了,曾经没有选择。

我曾在豆瓣看到一句书评:“柳钧的事业再苦,只要走上正轨,剩下的就只是按部就班。”可我并不完全认同。制造业这条路,不是所有人有勇气进门的。这个行业太难了,尤其在当时的环境下,坚持本心的人凤毛麟角。所以人们才对华为倾心,对联想失望——不是企业大小的问题,而是价值判断与精神气质的不同。

走实业这条路,就像走进了一扇窄门。它漫长、孤独、不讨巧;而金融、地产那样的路,则像一扇宽门,车马喧嚣、光鲜亮丽、容易通行。可这不是行业的错,而是人的选择。你选择了什么样的信念,就走向了什么样的结局。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坚持初心、忠于梦想、选择困难的而非轻松的路。但有时,我们也会心有不甘——为什么那些违背良心的人可以无代价地收割利益?为什么出卖原则的人却收获满满?而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却仍在咬牙坚持?

现实不是黑白分明,它总是灰的。但愿我们坚持下去的那些事,终有一天能被这个时代温柔以待。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