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书评

三国buff男主+聪明女主,这碗熟梗古言你吃吗

来源:转载 作者:转载

这就是一个“杂糅版”的小乔和孙策在一起的故事,说白了,男主走上人生巅峰的路已经被作者安排得明明白白:过程虽然有波折,但从头就知道结局一定是光明坦途。阳光大道早已铺好,只等他一步步走完。

但要说真正令人惊喜的,其实是这本书暗戳戳地散发出一种“大女主文”的气质。不信你可以自己翻翻看,感受一下。

刚开始我还觉得作者的心理描写有些薄弱,情绪流露不够连贯,逻辑也有些许问题。但越往后读,文笔越发通透自然,虽然整体剧情仍偏老套,但节奏掌握得恰到好处,没有用力过猛、也不辞藻堆砌,文字既有古意的厚重感,又不失细腻柔婉的味道。老实说,这是我近期读到的古言小说里,完成度相当高的一部。SC党完全可以放心入。

女主小乔的设定非常讨喜:不恃宠而骄、不作不贱,性格温和有分寸,有“林下风气”之感。更直接点说,就是聪慧、有手段、知道进退,对“御夫”一事也颇有心得。(我一度脑补她是陶谦之女,不过陶谦历史上只有两个并未出仕的儿子罢了)

她魂穿到拥有前世记忆的身体里,不愿眼睁睁看着大乔重蹈覆辙,心生恻隐,主动向本就倾心大乔的她表明:自己愿为乔家联姻,以换取和平。但事与愿违,大乔终究选择离开,小乔便代替姐姐出嫁,成了政治联姻的一部分,借此平息两家旧怨。

她嫁到信都时,还没拜堂就吃了魏家一记冷暴力。原本那阵声势浩大的聘礼,此刻看起来就像是一场笑话。虽说礼节上没出错,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被当成了“摆设”。魏劭归来第一天,匆匆成婚,第二天小乔被送回渔阳,却半路被掳,落入陈瑞手中——这个男人恰好还是视魏家为仇的陈翔之子。

陈瑞对她生了歹意,想强行求欢未果,又改口许她妻位。这段经历,反而成了小乔与魏劭“正面交锋”的起点。尽管魏劭起初只将小乔视为联姻的政治工具,但这“工具”若是牵扯到他的颜面,他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

婆媳关系本就紧张,再加上小乔是“仇人之女”,身份尴尬至极。朱夫人第一次见她时,直接来了句:“生啖仇人之肉。”好在小乔不仅貌美,还恭谨守礼,尤其是一手好字,在徐夫人寿宴上不动声色地出手化解尴尬,才得到了徐夫人的青眼有加。

不过“好男人”从不缺动歪心思的人。朱夫人表面喝着**汤一脸慈爱,转头就设法把郑姝送进魏劭的床榻。小乔既要搞定婆婆,还要摆平后宅,还得当好“贤内助”,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哄好“高冷夫君”。至于男主……只能说被拿捏得死死的。

魏劭这个男主,我真的是又爱又恨。他身上简直集齐了三国群英的各种buff:有孙策的霸气,有魏帝的谋略,有袁绍的门第光环,北方军阀的铁血底色拉满……作者是把三国的牛人都复制粘贴到他身上了吗?(摊手)

当然啦,没有哪个言情男主能逃过“白月光”设定。魏劭自然也不例外,虽然旧爱后来没啥大波澜,但还是走了一个“朱砂痣”的套路。

他对小乔的喜欢,是一层一层生出来的。可碍于面子,他嘴硬得很,明明吃醋得快炸了,却一句实话不说。高冷男主转型“宠妻狂魔”的过程非常带感。一会儿“顺道”去接人,一会儿假装无所谓却远征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找她,表面冷淡实则神魂颠倒。

最搞笑的是,哪怕快到信都了,还要特地走七八十里传信给前线,生怕小乔知道他早已被她“美色所误”。而两人的沟通方式嘛——床笫之间交流感情。魏劭从“快**先生”进化到“求欢机器”,那叫一个循序渐进、乐在其中,简直就是老作者才能写得出来的节奏,撩得人心肝乱颤,看得我都忍不住托腮了(笑)。

虽然略有“色令智昏”的嫌疑,但怎么说呢……你也懂,这就是男主光环的魅力,挡也挡不住。

至于配角,虽然大多数战斗力是战五渣,但个个都有血有肉,哪怕是小角色,也能燃烧自己的小宇宙。

说真的,我还挺喜欢陈瑞的。这种花花肠子的阴柔美人角色总让我联想到李准基那一挂,危险又魅惑,怎么看怎么可口(喂)。可惜就是一枚勇敢赴死的“工具人”,热烈而短暂,甚至有点让人心疼。

总体来看,剧情起伏其实不大,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反转,阴谋诡计也点到为止,就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偏宠向”古言。但节奏舒适,剧情走得顺,不拖泥带水,阅读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每次我都想正儿八经写篇推荐,结果写着写着总怀疑自己是不是搞错了……比如前阵子写《养妻》,结果被大家误会是安利,实在对不住各位。毕竟我可是有节操的,自己不喜欢的书我是绝不推的。但写了开头总不好半途而废,撸章撸到一半还是得给个收尾。

好书不缺推荐,《折腰》这部虽然剧情、角色设定略有些“套路熟”,但完成度真的不低,清欢文里的可读性和节奏感它也都具备。作为一个三国题材爱好者,我是硬着头皮也得写完这篇评论,现在终于可以安心打上一个小小的句号啦。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