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完尾鱼的小说后,我陷入了短暂的书荒。这本书早有耳闻,正好趁机补上。前两章看得我眼前一亮,几乎要拍案叫绝;但后面两个故事……唉,说来话长,真是一言难尽。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母爱。皇后曾为前程放弃丈夫与孩子,转身投入王府,阴差阳错得了皇帝的宠爱,从妃位一路晋升,权倾朝野。表面看是她心狠手辣,实则背后藏着太多无奈。她也曾想平凡过日子,做个相夫教子的普通女人,可现实没有梦那么温柔。她不愿意在市井一隅枯萎凋谢,想要活得体面一些,有错吗?所以哪怕她抛弃了亲人,我都没法责怪她太多。她始终惦记着那个被她亲手放弃的孩子,希望他也能过上好日子。她不是没有良心,只是用了错误的方式。可当她亲手杀了那个孩子,那种后悔与崩溃,那种午夜梦回时血溅双手的记忆,真是让人心如刀割。不得不说,这个番外写得极好,让这个角色瞬间立体了起来——可恨,也可怜。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父爱的。吕老头这个角色让我情绪转了个大弯。起初我很反感他重男轻女,打骂女儿,简直气得牙痒。但故事越往后走越让人沉默。他其实一直深爱着自己的女儿,只是不懂得表达,用粗暴和沉默掩盖了情感。女儿遭遇羞辱,他一边痛心欲绝,一边狠心赶走她,只为执行复仇计划,不连累她。三组父女关系,也三场悲剧:皇帝宠同昌公主,却不懂她的心,金银珠宝堆砌不了童年的温暖;吕老头爱得深沉,却笨拙伤人;钱关索则是在落魄时放弃了女儿,在功成名就后想要“补偿”,可裂缝早就不可弥合。
父爱,总是沉默的,却不比任何人来得浅。这也是整本书唯一让我落泪的部分。看到吕老头在巨大香烛里写下:“愿我的女儿吕滴翠,一世顺遂,平安喜乐”,心里那种酸楚,久久无法散去。
但从第三部分开始,剧情就开始飘了。黄梓瑕自己的家仇、李舒白深陷囹圄,这些都还算勉强能接受,可是小红鱼、摄魂术的设定一出来,整本书都开始玄幻化。动不动就是“后背冷汗、眼前发黑、初恋一见眼眶湿”,李舒白一句“我一直站在你身后”,女主就来一句“我不想你卷进来”,他偏要说“我愿意陪你共渡难关”……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心里只想说:“拜托,这段对话能不能关掉重来?”
还有那幅画的设定——墨团底下居然藏着秘密字迹,确实有点反转的惊喜。但问题是,这种事皇帝当初不是该直接毁了画吗?非要转手赐给张伟益图个啥?就逻辑来说,我真的想不通。
尽管后半部分让我有点无语,但单凭前两个故事的质量,我还是愿意给这本书四星评价。母爱与父爱的那两章,写得真是有情有骨,案件推理也相对扎实。不完美,但值得一读。